城市商业中心地下车库的停车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城市商业中心地下车库的停车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张伟郁查翔高子修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省南京市2118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攀升,城市停车需求急剧增长,停车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影响着城市的交通。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商业中心建筑的停车空间,也存在着较大问题。由于受建筑类型的影响,商业中心的停车空间大部分是以地下车库的形式存在,通常地下车库的停车数量大,停车较为集中。因此,本文通过对城市商业中心的地下车库停车空间的实地调研与分析,希望能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城市商业中心地下车库的停车空间。

关键词:商业中心;停车空间;优化策略

0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城市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也在迅速增长。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商业中心建筑,其停车空间又是城市静态交通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商业中心的停车空间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引发一连串的交通问题。随着各个城市中不同规模的商业中心的建设,停车问题的矛盾也越发突出。目前,大部分城市商业中心的停车空间以地下车库为主,地面停车和停车楼等其他方式为辅的形式。所以,本文也将着重研究城市商业中心的地下车库的停车空间问题。对于当前停车场设计而言,现有的规范和标准只是作为一个纲领性的要求,仅仅对停车场这样的建筑类型进行了基本规定。但随着交通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市民在出行方面,会更多地追求舒适性与便捷性。所以,单纯“能用”的交通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交通设施的服务水平,满足市民更高的需求。

1城市商业中心停车空间

城市商业中心的停车场作为城市静态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早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商业中心停车空间是以顾客上下车的停车、办公人员用车停车、货运车辆为装卸货物的停车、小客车和自行车等在交通出行中的停车等行为构成的一个空间。空间上包括室外停车场、室内停车场、地下车库、停车楼、用于停车的天台或挑高空间等等。而本文将着重探讨地下车库中对顾客的家用车和办公人员用车的停车空间。

2城市商业中心地下车库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原因分析

2.1停车位数量紧张

目前由于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使得原有的一些停车场规模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停车需求,需要更多的空间来安排停车位。另外,由于在吞吐量巨大高峰时期,车位会变得十分紧张。不同的时间段对于停车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停车场的车位应按照最高峰的标准来布置。还有一些是因为有些车位划分、场地管理等不尽合理,造成车位周转率不高,出现车位紧张的表象,可以通过改变原有的停车空间的划分,重新布置车道等措施来改进。

2.2标识不清,停车和找车过程困难

有些停车场标识不够人性化,存在一定的缺失或不清楚的情况,造成停车入库时间过长。另外信息实时更新过慢,指示性不强。由于没有相关的指示灯,不易分辨车位是否空缺;在很多情况下,停车后寻找车的过程十分困难。如今停车场面积都比较大,分区之后仍然有大块的停车面积,导致在商场购物结束时,车主无法快速找到自己的车辆。标识不清的问题,不仅给车主带来很多不便,同样也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人行动线,从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2.3停车分区不合理,没有划分人行区域

有些没有为工作人员划分合理的停车位置,抑或是对于货车的上下货的区域没有严格划分,导致停车场的管理相对复杂。划分区域没有和地面建筑的功能片区对应,从而增加了很多人行动线。有的停车场没有划分人行区域,使停车场内的人车混行,容易产生交通事故。

2.4停车场的收费设施不够合理。

有的停车场收费设施位置不当,导致车辆动线过长。有的收费方式不合理,仍然采用人工现金支付的一车一杆式收费,容易造成车流拥堵,收费麻烦问题。

2.5侯梯厅的标识不醒目

侯梯厅的位置不够醒目,标识不够清晰,导致车主无法快速找到正确合适的侯梯厅,增加了不必要的人行动线,从而增加安全隐患。

3针对上述问题的优化与措施建议

3.1增加车位数,提高停车能力。

建议设计阶段为应对高峰期,提高停车车位储备量。建议充分利用尺寸较小的空间和建筑边角区域;提高车位的周转管理效率;预留一定的大空间在高峰期阶段可作为双层机械式立体停车位;进行车位改造,如三辆车位改造成四辆车位,从而缓解车位紧张的问题。按以往设计经验判断,每个车位的平均占地面积在28-35㎡。针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来划分停车区域,机动车区域可根据车型的大小来划分停车区域,例如SUV和小轿车的区分。可以在设计地下车库时适当减小停车位的平均占地面积,通过区分不同车型采用不同尺寸的停车位,可以减少10-20%的多余面积。

表格来源:《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由表可知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的停车区域可设置在层高较矮处或是闲暇角落,以节约空间。停车位也可区分微小型汽车和中大型汽车停车位两种,通过调研合理布置两种车位的位置和数量。微小型汽车停车位可适量增加机械车位,以增加车位数量。

3.2设立提示电子屏,增设停车位置信息系统

在各个十字路口都设置清晰的指引路牌,完善各类人流车流引导标识,建立和完善停车信息及时发布系统。通过电子屏来即时发布车位数量信息和车位导向信息。同时在各个车位上设置指示灯,以显示车位是否空缺,避免不必要的寻找空闲车位行为。人的有效可视范围是20米左右,可以间隔20米设置一个电子指示屏,在每个路口转角处设置电子指示屏。

在车位上增设位置信息,可用手机二维码或者手机app等形式发布,将车位的位置信息与手机定位结合,方便车主快速找到自己的车所停的位置,无需车主再在车库内增加不必要的人行动线。并且定时检查、维修电子屏,以保证准确无误地传达停车信息。

3.3合理划分内部及外部车位区域,提供绿色人行通道

在合适区域布置工作人员车位和后勤车辆车位。首先考虑到工作人员的车辆流动较少,可将其车位安排距离车库出入口较远的位置,以便腾出有利空间使社会车辆可以更快进出车库。在后勤空间的地下区域设置适当后勤车位,并且车位尺寸应按照火车尺寸来安排,增加上下货的卸货区域,并且尽量与社会车辆分隔开。

将车行路两边增加适当空间以供行人步行,形成绿色人行区域。在十字路口和分岔路口设置人行斑马线。也可在背对背两排停车位之间布置人行通道,更加方便有效的分离人行和车行路线。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对节能环保的号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动车进入汽车市场。可适当在车库边缘适量安排电动车停车位,在车位后增加充电桩,以供车辆使用。并且在车库入口应有清晰的标识,指示电动车停车位的位置。

3.4减少人工现金收费方式,合理布置出入口空间

出口处适当设置候车道等过渡空间,避免占用行车空间造成拥堵。

停车场宜安装合适的收费设施。例如自动刷车牌进入计时设备,减少车辆进出的等待时间。在适当位置、例如在电梯厅等处增设自助收费设备或者微信、支付宝线上支付停车费等等措施,减少车辆在出口的等待时间。如图3-2和3-3,是某商场采用的两种便捷自助收取停车费措施:一是,通过微信支付平台缴费,在车主购物消费结束后即将离开商场时即可通过手机支付停车费,在完成付费后20分钟内离开车库即可;二是,商场在电梯井布置的自助缴费机,可以通过现金在自助机上完成停车费支付。因为有了提前支付,从而车主可以直接从专用通道离开商场,无需再排队等待收费,减少了车库内进出口的交通压力,提高了车库的效率。

3.5合理布置地下车库电梯位置及外观标识

在侯梯厅外部合理安装灯具、进行装潢改造,建议可将侯梯厅用玻璃门隔断,内安装适当照明,以提供合适照度的同时,给人以足够的视线提示。在电梯四周设置醒目的序号提示牌,方便车主能迅速找到合适的电梯,减少不必要的行人动线。

4结束语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静态交通资源不可能永无止境地去满足机动车的要求,这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城市静态交通问题主要产生的原因之一。每个停车场的特性在大部分时候无法用同一个指标进行量化。本文通过对城市商业中心地下车库存在的一些通用问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停车场的方式的重视,并在以后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能够从实际出发,有主次地看待这些问题,为不同停车需求的市民提供更加宜人的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台苗苗.城市中心商业区停车场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2

[2]王天尧.城市商业中心区停车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10

[3]陈舣亦,楼肖华.城市中心区停车规划策略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11-15

[4]周智勇,陈峻,王炜.现代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建设新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6第1期

[5]税华.城市静态交通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0

[6]路楠.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7]马旭辉.城市商业中心区停车诱导管理的探讨[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