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助力小学语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多媒体助力小学语文教学

张咏梅

山东省平度市广州路小学2667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能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助力小学语文教学

多媒体把声音、文本、图形和图像结合在一起,是促进教学活动的润滑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运用多媒体导课,引发学习兴趣。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情激趣,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教学《在大熊猫的故乡》时,教师运用课件创设了如下情境:在风景秀丽的四川卧龙山区,几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嬉戏于山水丛林之间,悠然自得,耳畔是古典音乐在回响……学生被课件所演示的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和大熊猫的可爱神态所吸引,教师趁机揭题:“这就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同学们想去看一看、走一走吗?”这就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①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②大熊猫住在哪儿?吃什么?③为什么称卧龙山区为大熊猫的故乡?④课文写“我”在大熊猫的故乡干什么?……这就是多媒体的魅力所在,它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探究性问题津津有味地阅读课文。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课件能突破时空限制,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诱发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草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学生对草原非常陌生,对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了解得就更少了。如何让课堂生动有趣,激发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呢?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谈谈对草原的印象,然后出示一幅草原风光图,同时播放跟草原相关的歌曲。图画、音乐以及老师生动的描述,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学生都陶醉在美好的想象当中……这时,教师适时引导:“草原这么美,你们想到草原去看看吗?”学生已经完全被引入了课堂的情境当中,在无意中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能力

1.运用多媒体设疑,拓展思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如教学《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经过”时,教师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放完录像,引导学生回答:“看完录像后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诸葛亮为什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呢?”“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呢?这有什么妙用呢?”“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呢?他们不怕曹操的兵出来反攻吗?”……通过学生质疑、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运用多媒体引导,培养语言能力。在学习《我家的猫》之后,教师让学生仿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首先让学生观看课文的动画片,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接着运用课件展示笨拙可爱的小鸭、美丽轻盈的小鸟、蹦来跳去的小松鼠……鲜活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纷纷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借助课件,创造特定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接近生活实际的环境,能促使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三、运用多媒体探究,突破重难点

1.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运用多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信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课文。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学生对“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见乌龟妈妈追上去”、“看见青蛙游过去”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既不知词语意思,又不知为什么这样用。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设计制作三个片段慢放过程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理解:“迎上去”就是面对面游过去;“追上去”就是从后面撵上去;“游过去”就是从周围游到青蛙妈妈身边。学生很容易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运用,在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在以后的口语交际、写话中准确地用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运用多媒体突破重点。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如实地传递和反馈信息,使各种信息的转换和过渡变得自然、平稳、迅速,优化课堂教学,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教学《称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还原了曹冲称象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反复观察,学生清楚地明白了“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化整为零,找到了称大象的巧办法”的道理,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雷会琴小学语文课中如何巧用多媒体进行有效教学.《中小学电教(下)》,2012年10期。

[2]周红霞论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