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彭先芬付成华

彭先芬付成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十堰442000)

【摘要】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长期输液或化疗的患者,在我院已广泛推广和使用。在患者使用期间,由于护理人员积极有效的护理,已把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得到了病人的认可,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PICC;并发症;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288-0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静脉输液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广泛推广和使用,它的优点在于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且静脉条件差或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带来的血管损伤,为患者提供安全快捷的静脉通道,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我院于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对100对患者实施PICC,发生并发症11例,经对症处理,均好转。现将PICC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来我院接受治疗需PICC的100例患者,其中女46例,男54例,年龄25-79岁。

1.2穿刺方法:全部病例均在无菌操作下按中心静脉插管常规穿刺步骤进步。

1.3结果:10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留置4-12个月。其中52例因停止治疗或患者死亡拔管,其它有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导管脱出,6例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

2护理干预

2.1静脉炎: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6%-9.7%[2]。防治措施:(1)严格无菌操作,消毒时要等到消毒剂晾干后再行穿刺,否则消毒剂可沿穿刺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性静脉炎。且穿刺前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净手套上的滑石粉,以防其进入血管。(2)尽量选择较粗而直的血管,以避免PICC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及损伤血管引起无菌性静脉炎。(3)置管后24或48h开始,给予湿热敷持续3d,2次/d,每次30min。指导患者作握拳、松拳活动,并告知患者,握拳运动应贯彻于整个置管期间。每次输液前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脉冲方式冲管。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穿刺日期、时间、部位、穿刺导管深度,记录每天导管留置情况,有无红、肿、热痛及患者主诉,记录药物的名称。一旦出现静脉炎,可给予局部热敷,抬高患肢,外涂喜疗妥乳膏治疗。本组6例静脉炎经上述处理后5d内痊愈。

2.2导管堵塞:应用PICC输液时,如发现重力滴速变慢或无法滴注,应检查外部因素和患者体位,排除机械性导管堵塞。导管堵塞的常见原因有输注高黏液体、输血未及时冲管、封管方法不当和静脉血栓形成。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所在[3],输注高黏稠度的液体或输血后应用0.9%氯化钠20ml充分冲管后再输其他液体,若是血栓性堵塞,则需溶栓治疗。本组1例发生导管堵塞,经应用500IU/ml的尿激酶溶栓后,在6h内点滴通畅。

2.3导管脱出:与患者活动多、皮肤和皮下组织弹性差、胶布固定不牢有关。所以,撕敷料时必须从下至上。指导患者除日常生活外,不要做过多的活动。部分脱出的导管不要再送回,导管外露3-4cm用无菌方法剪除多余部分,更换新接头即可。老年患者可加用弹力绷带进行外固定。如脱出超过15cm,给予拔管。

2.4伤口感染:PICC感染的发生主要与机体抵抗力低下、局部出汗多、穿刺点换药不及时、操作不严格有关[4]。因此,观察穿刺点、敷料有渗血或污染时及时更换敷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消毒范围应>10cm,待干后再贴敷料。本组无一例伤口感染,但PICC期间要按照操作原则积极防范。

3小结

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减轻患者痛苦、心理负担,PICC穿刺创伤小、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长时间使用符合患者需长期治疗的需要。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夏颖,徐洁.PICC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10):921

[2]王秀荣,蒋朱明,马恩陵.6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回顾[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2):133-134

[3]楼晓芳,马美芳,施小定,等.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98-99

[4]寇京莉,赵晓维,韩斌如.预防老年患者PICC并发症的循证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21(10):53-54

作者简介:彭先芬(1963.1-),女,本科,主管护师,从事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通讯作者:付成华(1964.2-),女,本科,副主任护师,供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