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质高效组织编写电力设备技术标准赵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浅谈如何优质高效组织编写电力设备技术标准赵平

赵平

(中国电建第十工程局安装分局四川成都611830)

摘要:本文结合电力设备技术标准建设中常见问题、采取的工作方法和在标准编写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以及作者在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探讨如何优质、高效完成技术标准编写,为电力设备技术标准编写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技术标准;结构;主题内容

1工程概述

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境外获得以全流域规划和BOT投资开发的水电站项目,也是中国电建在海外以全产业链模式投资的首个项目。流域按“一库七级”分两期开发,总装机容量1272MW,多年平均发电量约50亿kW.h。

2一般问题

2.1定义

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调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电力生产技术标准用于保证生产人员和设备安全,是电力设备管理的重要技术文件。

2.2一般问题

2.2.1标准对不易掌握的系统、设备、装置没有阐述清楚关键技术要求。

2.2.2未细化设备监视和巡检项目,未用数据、指标量化,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差。

2.2.3异常、故障处理方法不具体或过于教条和笼统,未列明可能操作的具体方法。

2.2.4检修规程中设备检修项目写的过粗,缺乏对设备零部件拆、装过程有效指导。

2.2.5检修规程所列备品备件清单不全或缺少技术参数。

2.2.6未经过充分讨论和修订。

2.2.7设备运行人员不看运规,检修人员不用检规。

3技术标准编写步骤和方法

3.1机构建立和准备

3.1.1组织机构

技术标准是电力生产三大标准之一,应在公司标准化委员会领导下设立技术标准工作组并组织开展工作,就不在此赘述。

3.1.2召开动员会

结合公司标准化体系建设背景,召开技术标准编写动员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标准建设目标和任务,导入标准化理念。营造标准化建设氛围,领导层重视和支持标准化工作,管理层履行标准体系建设的管理职责,操作层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规范编写

3.1.3制定计划

根据公司标准化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制定技术标准建设方案和计划。制定月、周工作计划,明确技术标准编写指导思想、目标及各阶段工作内容和要求,有序推进工作。

3.1.4组织培训

相关培训工作应结合公司标准化建设总体方案和需求进行,不同层级、时段有不同的培训内容和要求。

3.1.5梳理文件和建立体系表

组织梳理编标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公司文件。参照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和GB/T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建立标准体系表。

3.2编写软件配置

技术标准的编写应遵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为达到标准统一,应使用统一的软件及配套的编标工具如TCS、Visio等。

3.3组织编写

3.3.1电力生产涉及设备各类和数量较多,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均应按设备分类。

3.3.2标准的编写需要根据员工知识及技术专长不同进行分工,并做好指导工作,让全员都认识到编标重要性。

3.3.3编写过程也是学习和提升过程。参编人员结合实操经验,通过查资料、校设备达到理论和实践融合,用以指导编写标准,这样的标准才是有价值的标准,才经得起实践检验。

4运行规程编写

4.1运规基本结构

运规编写结构及版面设计应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标人员应使用统一软件编写封面、目次和规程前言。前三章为,第一章:范围、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术语和定义。后续为该标准的主题内容。

4.2运规主题内容

主题内容有第四章:设备运行的基本技术要求;第五章:运行方式(含正常运行方式、特殊运行方式);第六章:运行操作(含正常操作、应急操作等);第七章:运行监视和检查维护;第八章:故障(不正常运行)与事故处理;第九章:报告和记录(设备技术参数表、运行操作流程图、主要指标运行监测记录、巡检项目表等一般以附录形式出现)。

5检修规程编写

5.1检规基本结构

检规编写结构与4.1基本相同。

5.2检规主题内容

主题内容有第四章:检修等级、项目(含国标、行标规定的常规项目及特殊项目)及间隔周期;第五章:检修安全措施;第六章:检修工艺步骤及质量标准;第七章:检修试验项目、步骤及标准;第八章:检修质量评定;第九章:报告和记录(设备技术参数及尺寸等,工期、人工、材料备件及工器具计划、技术资料,检修拆、装过程记录、测量记录、质检验收记录、试验记录、试验报告等)。

6技术标准编写原则和要点

6.1编写原则

技术标准的编写原则: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6.2编写要点

6.2.1对一项完整技术过程或结果,其要求、建议、推荐或指南应在同一个技术标准中表达,不宜在多个技术标准中分部分表达。

6.2.2对技术活动中有时序、顺序要求的方法步骤应明确表达。例如:“应按以下步骤操作”、“应按规定顺序逐项试验”等。

6.2.3对一项技术活动内容与方法提出准则性要求时,应在标准中以“要求”的条款表述,与陈述和推荐的表述应有明显的区别。例如:使用助动词“应、不应”表述。

6.2.4技术要求应由性能特性表达,而不用设计和描述特性表达。采用性能特性的表述方式,性能要求中不应疏漏重要的特性;应定量并用明确的数值表示,不应仅使用定性的表达,例如“足够坚硬”、“适当的强度”、“恰当的位置”。

6.2.5只需对技术活动的结果规定准则的,不必限定其过程要求的技术事项,其过程可用推荐、指南或建议的条款表述。例如:“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推荐的实验项目如下”、“建议进行一次复测”。

6.2.6标准的内容不应包含有关组织、策划、指挥、监督和协调等职能管理活动的表述,如规定职责、分工、计划制定、执行、改进、奖惩等内容的表述。

6.2.7标准中可规定实施该技术活动的人员能力要求,不应表达具体实施的岗位。

6.2.8技术活动某环节中,需执行其他技术标准的,可直接引用其标准或章条。

6.2.9技术标准不应引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6.2.10对技术活动提出要求、建议、推荐、指南,表达应明确和定量,不应使用笼统、原则和活动特性不确定的表述,例如“加强现场作业控制”或“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规定”。

6.2.11用于控制技术活动或证实技术活动满足要求所必需的记录、表格、表单、报告等,应在技术标准相应的章条中对其格式、填写要求等进行规定,可用附录的形式给出规范的或参考的格式。

7结束语

总之,技术标准编写是用标准的工作方法,建立结构、文体、术语统一的文件,在其范围所规定的界限内清楚、准确表达技术要点,能被使用标准的人所理解和执行。

标准编写和实施过程同样适用PDCA工作方法,需要有循环完善的过程,用“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思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2]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3]DL/T800-2012电力企业标准编制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