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高等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对策

方琼斯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二小学325600

摘要:本文阐明了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推进作用,音乐教育有其自身的传播方式,它是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并就此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民间音乐音乐教育途径与对策

“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的指标:第一,关于人,从事音乐工作的人。第二,现代传媒。第三,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音乐文化的重要领地。”从以上三方面的指标看,民间音乐的传承当然离不开“人”,要做到“以人为本”。还要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学校音乐教育应当是目前民间音乐传承的首要途径。

但是,目前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还是以西方音乐文化为中心,没有做到中西音乐平等对话,或真正意义上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特别是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缺乏民族性。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中的课程内容与本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基本脱节,民间音乐方面的课程设置与教材供应相对比较滞后。这些,都关系到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再加上当代多元音乐文化的冲击,民间音乐潜伏着很大的传承危机。所以,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肩负起民间音乐传承的责任。

一、音乐教育是民间音乐当代传承的主要途径

普通音乐教育指的是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等音乐普及和素质培养的音乐教育行为。专门的音乐教育可以描绘为具有职业性特点的一种教育行为,一般指向是有意识的制度化了的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不只是一般的教学活动,它包括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对音乐更深层次的诠释和音乐研究,我们把它称为学校专业音乐教育。这种教育,相对可以得到政府与教育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便开始接受有意识的音乐教育。于是,音乐教育也由广义转向狭义,音乐教育的行为开始具有职业化的烙印,音乐传习的方式便开始遵循教育的机制。音乐教育的内容逐渐脱离人民的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国音乐教育即开始走入“以欧洲为中心”的音乐文化圈,从此丧失了它的本位特征。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自然不懂民间音乐。从现实的意义看,社会步入21世纪,音乐文化开始转型,音乐教育要多元化。但是,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我国的国情,我国真正的主流文化是“母语文化”。一个民族的教育不能只强调其多元化而忽视了“母语文化”的教育。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要重视音乐教育的地方性和内容的民间性。“音乐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保存音乐文化与维持音乐文化之生存,提供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二、民间音乐在当代传承的对策

1.开设与民间音乐文化相关的课程,为民间音乐文化的诠释提供平台。民间音乐与音乐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民间音乐大规模的传播,有利于民间音乐全方位的诠释,学生也能更多地了解民间音乐。音乐教育要有民族民间性,音乐教育只有与民族民间音乐课相结合才能体现其民族特征。在高等音乐教育中,要把地方的民间音乐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1)尽快整理和建设中国音乐的理论体系。(2)在各院校(指有音乐专业的高等院校)建设民族合唱队和民族器乐班。(3)增开与地方民间音乐相关的技术课程。(4)组织各种民间音乐的演出活动,定期邀请民间音乐方面的艺人、专家讲座。(5)成立民间音乐的教研科室。(6)设置关于中国民族音乐教学的课程群。

2.保护民间音乐生存的土壤,进行民间音乐的传播与资源共享。“民间音乐从一开始即包含在民间风俗当中,如果用广义风俗观来看待任何民族的民间音乐,那么,每一民族的民间音乐都是风俗音乐。因为任何民间音乐都不可能脱离某种土风民俗而独立生存和传播。”要保护好民间音乐生存的土壤,就要充分重视民俗的存在意义。在这一层面上,可以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认可这些意义和参与民间音乐活动,使民间音乐资源得到共享和传播。“没有传播和资源共享,就没有音乐文化的发展,不再传播演变和不具有共享资源作用的音乐,将是僵滞的失去生命力的音乐文化。”

3.提供民间音乐实践活动的舞台,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真实感情。高等音乐教育要为民间音乐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舞台,把音乐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民间音乐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实行“对家乡民间音乐的采风”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采风中学会家乡的民歌、戏曲、曲艺、器乐等。这样,学生就能亲身去体验家乡民间音乐丰富内涵。在教学中实行“民间艺人调查”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调查中了解民间艺人的生活、了解民间艺人对民间音乐执着的精神和割舍不断的情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乡民间音乐情结和民族情感。

4.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的认识和地方文化政策的扶持。中国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我们要弘扬和继承民间音乐文化,还要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地方文化政策的扶持。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文化政策的扶持是民间音乐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证。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定位和对民间音乐传承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可以使民间音乐在新的世纪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漫青论传统音乐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对策[J].黄河之声,2017,(16):42。

[2]冯引娣高职音乐教学中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路径探讨[J].知识文库,2017,(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