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付红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质量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付红星

付红星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土建处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作者对目前企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剖析,并提出如何做好质量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质量管理;人力资源;问题;措施

随着质量问题的不断涌现和人们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管理同样作为一项管理职能,与质量管理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它们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而人才是本世纪的最重要的资源,以人为本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人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根本,是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人的积极性得不到满足,潜能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那么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证,质量管理也得不到完善,这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对质量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1质量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面,随着质量问题的不断涌现和人们对质量管理认识程度的加深,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人力资源管理同样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整个企业管理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对质量管理的作用方面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1.1人力资源特征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表现如下:

1.1.1人的心理状态影响到质量管理的过程。

心理状态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又直接作用于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人的心理状态与质量的形成有着相互关系,人的心理状态对产品质量的形成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1.1.2人的社会性影响到质量管理的过程。

在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具有的社会性会影响到其对质量的认识,对质量工作的态度以及对质量管理的认知差异和接受程度,进而会影响到人作用于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

1.1.3人的需求性影响到质量管理。

需求性的差异化和主观性影响到质量管理的协调性,质量管理必须使组织的目标更能符合人的需求,同时也引导人把利益的需求性与质量管理协调一致。

1.1.4人的潜能会影响到质量管理的潜力。

现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信息的集成共享,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力能够得到更快的提升和发展,潜力才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被激发出来。而人的潜能能够更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质量管理工作的创新。

1.1.5人的差异性会影响到质量管理。

人在人生观、价值观、性格、心理、品质和性格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对质量管理而言,也带来一定的管理难度,它对质量规范,质量制度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差异性也会影响到质量管理。

1.2质量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1.2.1人的全员性

全面质量管理其特点之一就是全员性,即指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企业质量管理,全体员工都是质量体系的一份子。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全体员工都参与的要素的集合,只有全体员工都参与进来,建立健全全员质量意识,共同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完善。因此为了保证全员性,质量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如下几项要求:“明确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对员工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和团队的合作;保证信息双向沟通渠道畅通;员工满意度调查和工作绩效评价”。

1.2.2人的意识和能力

在ISO9001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工作业绩是人的参与意识和工作能力的函数,要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绩效提高就必须从人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能力两个方面着手。这样质量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如下几点要求:“奖励工作绩效提高的员工;惩罚工作绩效降低的员工;对员工进行工作绩效培训;招聘新员工,及时注入新鲜血液”。

1.2.3.人员的培训

质量教育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特征,进行质量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员工培训。员工培训有利于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能力,ISO9001标准将人员培训列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并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如下要求:“培训的目标:扩展员工知识,提升员工能力,满足组织需要;培训的内容:知识技术,工作技能,质量意识;培训的过程:制定计划,实施培训,考核评价,总结”。

2质量管理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体系管理,虽然到现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一直在不断完善,但是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却仍有许多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质量管理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对质量管理方针的认识不到位。

质量管理方针非常强调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和产品的特点进行质量管理,以致于企业的员工不能真正的理解和切实的执行“以顾客为中心”的原则。

2.1.2质量意识仍然比较模糊甚至错误。

ISO9001质量标准赋予管理者“确保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的重任,但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传统意识中往往认为质量工作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情,一旦员工的工作出现问题,那么就由质量管理部门和员工负责,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全员性原则,不利于企业从整体上提升本企业质量管理的水平提升。

2.1.3质量管理人才机制不健全,激励方法和措施不当。

高质量、高素质的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但现实是高质量、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在现阶段仍然不能满足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这与企业对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和人才引进机制方面密切相关。同时,质量激励措施不能完全满足员工的需要,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发挥其潜能的动力。对于已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只对员工进行象征性的惩罚也不利于员工提高警惕性和增强质量意识。

3如何加强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对质量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人力资源部门就必须认真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1结合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工作。

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时,企业管理层应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质量管理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应当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其与质量管理战略的高度一致,将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作为目标之一。客观分析评价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是否满足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继而评估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收集整合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建立质量人才储备机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储备足够的质量管理人才。

3.1.2加强与质量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

在制定岗位职责工作说明书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按照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相关文件规定,与质量管理部门在工作岗位的质量责任和质量控制标准等方面达成一致,以免以后出现因为信息沟通有误而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3.1.3加强对员工的质量培训,增强员工质量意识。

采用多种形式多种工具对员工进行质量工作方面的培训,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从而使企业员工自觉地遵守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与准则,主动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工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质量工作绩效。

3.1.4建立质量奖惩机制,及时兑现奖励。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要把质量管理要求作为绩效考核和激励的重要方面。将质量业绩和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考核后的结果及时进行公布,同时加大奖惩力度,奖惩做到及时兑现,全面提高员工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其工作绩效。

4结语

在质量问题越来越突显的今天,质量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高绩效的质量管理必须建立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遵循其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科学地地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作者简介:

付红星(1981—),男,本科,河南省睢县人,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土建处,主要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