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体验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贾培培

□贾培培

〔摘要〕体验式教学方式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创造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充分感知、感受、感悟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人和事,进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生成情感、健全人格,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一种具体方法和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课堂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关注、参与、领悟有关问题,通过体验和内省实现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可见,体验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数学教学体验学习自主发展自我完善

在教研时,经常会听到老师抱怨自己的学生:这些问题我在课堂上讲过多遍了,怎么还有这么多学生犯这样的错误。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类似的错误,其实很大原因出现在老师身上,症结是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没有让学生参与教学,没有使他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亲历亲为,能力没有得到锤炼和提高。

1创设教学情境体验———一石激起千层浪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兴趣的带有问题性质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就被激发出来,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能“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例如,一位教师在有关整数应用的教学中,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人提一桶小麦到市场兑换大米,用秤一秤,连桶带小麦恰好30千克。已知:每2千克小麦兑换1千克大米,桶重2千克。问:此人可换大米多少千克?若此人想换大米30千克,还需要增加多少千克小麦?…该情境把数学的初始条件置于商品交换中,虽然生活中有,但是只基于成人的现实生活,小学生是无从感知的,由于情境中的生活背景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能进行有效的“对接”,这必然给学生人为设置了一种信息障碍,不利于教学。

2自主探究中体验———绝知此事要躬行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一问一答,这样的教学,学生亲身体验的少,没有经历真正的知识建构的过程,而只是被动地接受定论,只让学生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学生很难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只有经历有层次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使数学体验牢牢地印在学生的头脑中,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合作交流形式,来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千米的认识”教学片断。教师设计了几个小活动让学生体验1千米有多长。①用米尺在教室里测出1千米,使学生认识到米尺太小,教室太小,测不出1千米;②让学生测出一步大约有几米,多少步大约是100米,想象100米大约有多远,10个100米大约有多远?(1步大约是50厘米,2步是1米,2000步大约是1千米)。再让学生两臂张开,接近多少米(1米)?50个人手拉手张开有多长?100个人呢?③再让学生在操场中量出100米,再想象10个100米有多远。④有条件的老师带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用平常的步速走了多少步?用了多长时间?大约是2000步,时间是15分钟)和走100米有什么不同?(谈感受)⑤放学后,运用学过的知识量一量自己家到学校大约是多少千米?用了多长时间?(同时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

3内心感悟中体验———心中悟得始觉深

感悟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自悟自得的全部活动状态,是知识通往智慧的桥梁,它的亲历性和构建性的特点造就了高倍数的教育价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是学生悟到数学思考的途径方法,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体验和感悟是一条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4巩固应用中体验———吹尽黄沙始得金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一个人的数学素养不在于获得了多少数学知识,掌握了多少数学技能,而应该立足于能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他们更深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数学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神话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也遇到过中秋节,唐僧拿出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对徒弟们说:“过中秋分月饼了。八戒,你吃这块月饼的,沙和尚,你吃这块月饼的,悟空,你吃分这块月饼的,(边讲边贴出名字和三个分数)你们同意吗?”唐僧的话刚讲完,八戒就叫了起来:“师父你不公平!分给悟空的多,分给我的少!”沙和尚也低声说:“师父偏心!”悟空却哈哈大笑起来。同学们,你们觉得唐僧公平吗?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教师的问题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点,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对全班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5教学评价中体验———良言一句三冬暖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我们的学生尤其需要来自老师的赞扬。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积极的学习评价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一些数学课堂上经常用的激励性评语:观察真仔细,同学们真能干,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同学的这种方法很有新意,能把思考范围延伸到题外。你真是好样的,学习真有耐心,也很有毅力!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希望你能与粗心告别,与细心交朋友!

一句句亲切鼓励的话出自教师肺腑,沟通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情感,学生会把教师的激励化作行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情感因素得到积极的体验,从而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体验是生命的活动、心灵的感受。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感悟数学的真谛。它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内省,实现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并学会用数学的科学精神,创造美好的明天和幸福的生活。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郑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