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造班级——班主任工作从心开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用心打造班级——班主任工作从心开始

贝娟华

贝娟华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班级是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精神风貌,而班主任的态度、工作方法又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班级风气的形成。

关键词:爱;班主任;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化和人才成长的摇篮。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班主任要创建一个优雅舒适和宽松和谐的班级环境,使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不知不觉地得到情操的陶冶、思想的教育、理想的升华,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到全校的校风校貌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很多工作都需要班主任去落实。如学生守则的遵守,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目标及内容的实现,体卫工作的落实,甚至连学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班主任去考虑、去安排。基于种种因素,笔者认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它决定着学校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地进行;它影响着学生智力和品格的形成。管理好班级,用爱心培育新人,是我们每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在工作中对学生倾之以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班集体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班主任应具备一定的素质和品格

1.做好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

(1)要有:“爱心”。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这句话强调的是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热爱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同时学生在教师给予他们的关心热爱中,不仅感受到爱的温暖,而且还会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进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真诚助人的善良品德。譬如无论在何时,当学生有一点成绩时,教师就应该鼓励表扬,使学生天天心情愉快、快乐健康地成长。

(2)要有“耐心”。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事事由着自己,一踏进学校,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待养成。就拿打扫卫生来说,几乎所有学生都不会扫地,这就需要班主任手把手地教,甚至要教会,并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为止。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个方面,教师都需要时时刻刻地知道,对学生应逐个校正,耐心地去做工作。

(3)要有“细心”。班主任用细心仔细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去研究了解学生,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工作策略。由于学生年龄和个性特点的限制,难免同学之间会发生一些小矛盾,影响班级团结。像这样的小事,班主任只有细心认真才会发现。所以,针对学生,我们必须通过点点滴滴的细小言行,在掌握了解和综合分析之后,才能对他们做出一个较恰当的判断,从而才能采取相应的方法。

2.做好班主任,必须练好“内功”

俗话说“打铁全凭自身硬”。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而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利,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群,人格高尚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的无形资本。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指挥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同他积极合作的。所以,班主任树立威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1)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自己大就信服和尊重教师,而是因为教师确实有知识才会敬重和信任。相应的,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这不仅要求班主任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求班主任必须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

(2)要加强道德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都在影响着每一位学生。所以,班主任在管理自己的班级工作时,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到的修养,在学生面前起到示范性的作用,这样可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其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二、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的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编织着自己美好的梦幻,随时都可能出现与班规校纪相悖的举动。这时,我们不要贸然去横加指责,应始终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要以师生平等的身份去问清缘由,要用饱满的热情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对碰到困难和受到挫折的学生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学生犯了错教师应及时给予中肯的批评和诚挚的帮助,一桩桩、一件件,都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经久不息地泛起美丽的涟漪。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笔者班上曾来了一个思想偏激的学困生,在学习上笔者对他特别关注,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表面上对他特别宽容,背地里常找他谈心。一段时间之后,他已经感受到笔者对他的用心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成绩也一直在进步,对其他教师也很尊重了。孩子的心灵很容易受到感化,而教师一旦受到学生的尊敬,理解和支持,就很容易做好班主任工作了。所以,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爱,孩子们才会自觉地去履行正确的道德规范,自觉地去执行班级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健康地迈入人生旅途。

2.与学生平等相处,经常与学生谈心

教师与学生谈心是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也是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班主任若能多一点关怀、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引导,及时找他们谈心,就能温暖一个人的心,甚至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块闪光的里程碑。但是,现实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通过和班主任谈心,解开了思想疙瘩,焕发了青春热情;有的学生却因谈话更加重了思想包袱,甚至产生了“顶撞”的现象。这说明,谈话不仅要有思想性和哲理性,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艺术技巧。

(1)要平等地对待生,不“居高临下”。教师与学生谈心一定不要摆出师长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要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样,教师往往会发现,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也会不同,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2)要讲知心话,不要“空洞说教”。与学生谈心要讲真话和实话。每个学生有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要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地去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3)要有耐心,不“计较抱怨”。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与学生谈心时,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不能三言两语完事。即使谈心不顺利,产生了一些误会,甚至碰到了钉子,也不要灰心,或者听之任之,撒手不问,更不能计较和抱怨学生。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更是如此。

总之,笔者认为要给人以太阳,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作为一个教师,我们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桥梁。同时,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且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相融。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班主任心里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会润物无声。并且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就会做得更好,从而实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吴江区青云中学

邮政编码:21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