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处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处理探究

邓伟彬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公路管理局邓伟彬542400

摘要:教育培训作为企业开发人力资本的基本手段,已日益成为现在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成为培育企业文化,构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途径,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现在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职工”;“教育培训”;“问题”;“对策处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职工的教育素质越来越重要,针对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探讨一些对策处理.

1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当前,公路行业的主要工作是公路管理、养护和路政管理。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把精力都投入在公路管护工作中,对职教工作的服务和保障作用不够重视。不安排或敷衍应付,不能按时、保质、保量、有效地完成职教工作。

(2)经费不足。就目前而言,教育经费问题是一直困扰职工教育的主要原因。随着公路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养护资金实行计量支付,各基层站没有富余的资金投入到职教工作中,为了应对上级检查,只好按要求“图形式、搞应付,完成任务”,没有资金保障将职教工作提到日程上。

(3)缺乏长远、系统规划。职工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员配合、部门协调、时间分配、人才利用等诸多内容,是人事部门的重要工作。但是,目前行业培训工作大都是与人事部门分离的,通常是由各业务部门分别举办,呈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状态,缺少必要的整体协调、长远规划机制。

(4)评价激励机制不足。从当前公路行业的培训看,大部分培训结果都是体现并停留在一纸试卷上,而与员工利益无关,参加培训的员工不能明确感受到学与不学对自身职位、待遇的影响。这严重挫伤了职工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迫切性。

(5)思想道德教育不强。多年来,公路职工教育工作主要面向技术方面培训,缺少对职工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导致有些职工思想落后,锐意进取和创新意识不够。从行业特点来看公路职工多数分布在城市周边,有的长期住在边远地区,每位职工在不同的环境中,受到的社会影响也不尽相同,致使一部分人员表现出心理失衡和思想不稳定,不思进取,更谈不上为公路事业做贡献了。

(6)公路改革目标不明确。当前形势,公路体制改革还未曾全部到位。各级部门领导出于最大利益考虑,在公路养路费紧张情况下,职工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职工个人利益问题还未曾得到解决,难以把财力和精力放在职工教育上。陷于管理的种种繁杂事务之中,作为长期行为的职教工作自然就难以到位。许多地方职工的再教育、培训费用都得职工自行解决。以教育为本之类的理论对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无济于事,因此,职工教育还是难以摆上议事日程。

总的来说,公路职工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其现状来分析,搞好职工教育工作受到现有教育机制、体制、资源等方面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全员参训再教育。二是缺少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职工教育培训教材,职工要自学适合本行业、本专业提高技能则受到很大制约。三是教育层面范围不广,培训对象浮在领导层面,许多基层管理干部缺少参加培训的机会,一线职工参训的机会更是少,只限于晋升技术职称前的培训。职工教育方式方法单一,说教的多、启迪的少,填鸭式的多、互动性和新颖性的少,普遍性教育的多,针对性的少。这种与单位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相脱节的培训模式,使职教工作陷于被动,职工学习缺乏主动。

2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处理

(1)加大力度,将职工教育放在公路发展的前沿。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公路要想发展,就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思想模式,就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将“科教兴路、路兴皆荣”的理念提到工作日程中,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为职工教育工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切实将职教工作纳入到公路事业的发展规划中,作为目标和任务来完成。

(2)培育发展人才竞争机制,推动劳动力合理流动,促使供需两方面的竞争。劳动力是最能动的生产要素,人的劳动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在当前公路部门内,还没有形成劳动力的竞争机制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受到限制。通过形成公路劳动力竞争机制,可以使职工在其追求收入和福利最大化动机的支配下,不断提高自身各项素质、提高竞争能力。而公路企业如果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也会受到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的支配,在这种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支配下,必须会增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个人而言,投资人力资本,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可以通过报酬得到回报。因此,激励劳动者最大限度地关注自身劳动力的质量,从而推动职工教育的发展。

(3)要确实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关心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从而促进职工教育工作的发展。当前社会普遍缺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仅仅把“人”看作手段,而不是看作目的,尚未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最终发展的前提。加强教育培训,大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对现有人才素质进行大幅度提高和人才潜能的有效开发,无疑是扩大和积累人才资源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要从战略高度,及时完成从使用人、利用人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的转变,对职工进行持续、全面的全员培训和教育,向教育培训要素质、要能力、要效益。同时,积极创造一个能不断促进提高

(4)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公路教育与培训工作才能不断推进。各级领导的认识水平、工作态度、重视程度,对公路教育与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各级领导认识到位、支持到位、指导到位。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各级领导都能认识到公路教育与培训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作用,把公路教育与培训作为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其工作水平作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并通过健全组织机构,设立专项基金等措施把领导重视落到实处。

(5)师资队伍建设是强化公路教育与培训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公路行业人才的保证。公路教育与培训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高低。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公路行业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少,而且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教学能力相对还比较弱的问题,这与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明显不适应。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是决定企业教育培训工作发展成败的关键,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必须有足够数量和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来保障。作为职教教师一定要养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提高的习惯,把学习作为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而对企业来说,要不断拓宽人才市场,一是做好面向社会广泛吸引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有专业技能的工程技术人员到企业任教.二是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到实践中学习提高的制度;三是企业中的能工巧匠和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纳入兼职教师的队伍,作为全站开展业务培训的主要师资力量。他们可以给职教工作带来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最新要求。进一步把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职工素质相结合,与提高养护质量、路况等级相结合、与强化优质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师资队伍建设对公路养护中心工作的服务和推动作用。

结语:

总之,公路行业要搞好职工教育培训,就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树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培训理念,构建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确保公路职工在工作中能不断增强知识,能力和技巧,达到职工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英:贝纳德•泰勒、美:戈登•利皮特合编,陈今淼译,《管理人员发展和培训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