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

冯汀祥

冯汀祥(浙江省绍兴市斗门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200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从医嘱的影响,探讨其对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我院就诊的212例农村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每月一次高血压健康教育,指导饮食、运动治疗,定期监测,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结果试验组定期查体、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自我监测者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舒服压有所上升,其并发症发生例数高于试验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的遵从医嘱率,有利于控制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健康教育农村高血压遵医行为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291-02

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在农村,由于受经济、文化、卫生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高血压具有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1]。本文对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对我院就诊的212例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干预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12例高血压病患者中,男110例,女102例;年龄28-82岁,平均年龄56.7岁。本组高血压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TO/ISH)高血压诊断的标准[2],其Ⅰ级高血压19例,Ⅱ级高血压72例,Ⅲ级高血压21例。文化程度中专以上22例,中学程度58例,小学程度27例,文盲5例。

1.2方法

将212例患者采用配对设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入组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血压值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试验组除药物治疗外还给予每月一次高血压健康教育、每周电话询访一次、记录饮食运动等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改进措施,及时调整药物,采用个体化治疗;指导患者定期监测体质量、血压、血糖,运动量采取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每周运动3-7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遵从医嘱的标准是严格执行治疗计划、合理运动、按时用药、定期查体、自我监测、定期参加健康教育,每月评价一次,最后统计并比较两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在高血压健康教育前后的收缩压、舒服压及并发症见表1。两组收缩压、舒服压和并发症试验前后均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舒服压有所上升,并发症发生例数高于试验组。除药物治疗外,试验组的饮食、运动治疗、定期查体、自我监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1健康教育前后血压(x±s)及并发症

组别收缩压舒服压并发症

教育前教育后教育前教育后

试验组142±16138±14108±12106±135

对照组141±15140±17109±13115±149

表2两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组别观察例数定期查体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自我监测药物治疗

试验组10676917065103

对照组1064049453886

3讨论

高血压教育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重要措施,通过高血压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改变生活方式、定期监测、遵医用药对保持血压稳定、延缓并发症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生活质量及降低医疗费用有着积极的意义[3-5]。农村高血压病患者受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不遵医行为较为普遍,部分患者因长期疾病的折磨和经济不足,表现出消极态度;部分患者在并发症出现之前,认识不到疾病带来严重的后果,对治疗不重视、不配合。尽管本研究受研究时间较短、观察时限不足等限制,两组收缩压、舒服压和并发症在健康教育试验前后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舒服压还是有所上升,并发症发生例数高于试验组,这提示健康教育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

随着农村高血压发病率的日益上升,农村地区对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要求也日益加强[6-7]。本研究提示,高血压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的危害,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更好地配合医疗计划的实施。因此,提高基层医师和乡村医师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提升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意识和水平,对于普及高血压知识、督促患者遵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山珊,郑红薇,王蓓.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3-365.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全文)[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高血压联盟(中国),2005:224.

[3]肖惠敏,姜小英.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69.

[4]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

[5]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2-223.

[6]江滨,王文志,吴东升,等.心脑血管病社区干预效果及人群依从性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3):114-118.

[7]陈玉华,张日,沈益明,等.行为干预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