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与维修祁雅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与维修祁雅东

祁雅东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300384)

摘要:目前,我国工农业发展中广泛应用各类电子仪器仪表,而提升其计量准确性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我国电子仪器仪表在发展中长期落后于世界水平,多出现计量精度不准和故障较多等问题,并且很多生产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严重制约了仪器仪表质量的提升。因此在仪器仪表发展过程中,企业应参照世界先进水平,明确其中的故障分类,采取有针对性的维修措施,并开展合理科学的计量管理,以此充分发挥仪器仪表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维修

1加强仪器仪表管理维修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的精确化要求,我国的仪器仪表设备的研发和相关加工技术的创新进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比较明显,这不仅体现在仪器制造和技术创新方面,还体现在企业中对于仪器的维修和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距离,管理制度和维修技术水平还有待更大的突破和提升。这就要求无论生产制造精密仪器的厂家还是使用仪器产品的企业,既要保障仪器的精密程度,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掌握仪器维修的关键技术,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挖掘设备和技术创新发展的潜力,争取更快的推动我国精密仪器仪表的加工制造水平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升。

2现代电子仪器仪表的特点

现代电子检测仪器仪表采用现代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模仿人类专家尽心信息的综合处理,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能够包含采样、检验、故障和决策输出等多种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的实现检测的智能化,减少人工参与程度,从而大大减少了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2.1软件控制

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得测量设备,能够实现在测量的自动化,计算机系统简化了仪器硬件上的结构,缩小了仪器的体积,利用软件进行控制

2.2对测量结果进行智能化处理

利用软件对测量结果的智能化处理能够有效地实现对测量结果进行线性化处理、算数平均值的处理、加权平均值计算、数据融合计算等多种处理方式,获得更快捷更为可靠准确性更高的结果。

2.3计算机测量工具在功能和性能上的更加容易修改

以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机测量工具在功能和性能上的修改更加容易,更加通用,可以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场合下对计量检测设备的特殊需要,和传统检测设备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3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有效策略

3.1优化仪器仪表计量流程管理

对于计量维护管理工作而言,主要包括选择和配置计量设备、确定计量设备选型、计量设备日常管理、计量设备使用前校准和周期检测及不合格设备的隔离和处置等,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仪器仪表实际情况,建立系统化管理体系,从而保证计量流程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例如在某石化企业中,工作人员意识到计量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将计量管理看作一个系统的管理流程,设置了如下环节:账目建立-计量器具筛选-器具鉴定-账目删除等。并且企业引进自动化管理系统,以此提升了整个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成本。

3.2定期开展有效的计量维护

电子仪器仪表中的计量仪器使用频率较高,在具体应用中工作人员应密切关注计量仪器的效率和精准度,一旦发现异常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检修,同时根据以往使用经验制定检修周期计划,以此有针对性地解决仪器仪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例如在某农业技术企业中,工作人员根据仪器仪表使用频率和精准度要求制定检修周期,以食品安全检测仪和农药残留检测仪器为例,由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该类仪器使用频率高且精准度要求较为严格,公司设置了3~6个月的检修周期,并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有效调节。同时对于仪器检修其中,公司选购了备用替换仪器,以此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3.3合理处理损坏的计量设备

由于对计量设备精确性的要求,凡是有问题的计量设备都要进行及时的更换处理,以免产生较大的误差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这些失灵的计量设备根据其损坏程度进行分类归置,对损坏程度小的仪器仪表可以进行检修。

3.4其他注意事项

除上述管理措施外,在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中,工作人员还应明确如下注意事项:①合理调度,公司和科举自身业务和仪器仪表实际情况,制定有偿出租方案,并配以合格的计量管理人员,对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记录;②如果电机超过75KW则工作人员应及时安装显示装置或者监视仪表,同时在热工设备管理中,应分析设备的参数,以此选择合适的温度测量器;③设备、结构和线路变动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针对关键变革公司应组织召开研讨会议,具体改革方案应经负责人批准方可实施。此外,改造中涉及的方案、数据和应用效果必须记录在案,并建党保存。

4电子仪器仪表故障分类及维修措施

4.1电子仪器仪表故障分类

在仪器仪表维修中,工作人员应充分掌握仪器仪表故障的属性,以此为前提开展有效的维修工作。并且在具体维修中应合理分析其运行情况,及时准确找到故障位置和原因。通常情况下,仪器仪表故障包括如下类别:①与时间因素相关的故障,主要包括具有突发性和渐进性特征的故障、复合型故障;②形式类问题,多表现为潜在问题和功能故障问题;③客观问题,以自然故障和人为因素故障为主;④后果故障类问题。在具体维修工作中,维修人员应对每次故障进行细致记录,以此为下次维修提供详细的信息要素,便于工作人员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

4.2电子仪器仪表故障维修有效措施

在维修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故障实际情况,并针对之前的故障维修记录进行详细阅读,以此准确确定故障的位置和属性,从而选择科学合理的维修措施。例如在某工厂仪器仪表维修工作开展中,维修人员从如下方面开展日常维修工作:

①外观检查,主要检测仪器的通电情况和通电顺畅。在具体检查中,工作人员首先对电子仪表进行通电处理,在检查外观和面板后,拆卸电子仪表的外观,对内部的元件进行检查,重点观察是否存在烧焦和断线情况,从而把握仪器仪表的总体情况;

②电源检查,工作人员对供电的电压值进行检查,并核对保险丝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③电子信号注入情况监测,当维修人员发现疑似故障仪器时,在其中输入标准信号,并观察该仪器终端器输出数据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异常,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测和维修,随后进行输入测试,调整仪器仪表指导输出结果正常为止;

④选择合适的检测维修方式,电子仪器仪表是精密仪器的一种,在可以仪表故障部件替换时,工作人员可选择器件替代法,这种方法可有效缩短检查范围,及时准确地确定故障位置,同时在替换后工作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故障是否消除;

⑤疑似故障线路检测,工作人员将疑似故障线路两端相连,其中主要通过导线实现连接,接下来接通电源,便可对故障进行系统检测。

总之,精密的仪器和仪表是一个国家制造加工高端工艺技术的集中体现,仪器越加精准和可靠,所得出的数据和信息就越加的真实,重视维护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就能够持续的保持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高洪岩.浅析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维修[J].科技创业家,2014,(02):133.[2017-09-06].

[2]高金国,原学敏,王忠琦.关于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及维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84.[2017-09-06].

[3]赵峰.石化中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维修策略探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06):14-15.[2017-09-06].

[4]吴钦国.初探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维修[J].电子测试,2016,(17):147-148.[2017-09-06].DOI:10.16520/j.cnki.1000-8519.2016.1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