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的体会

/ 1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的体会

李翠娥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的体会

李翠娥(黑龙江省双鸭山矿业集团总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41)

【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19-0057-01

心肌梗塞可以合并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可以分成快速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有些心律失常可存在于心肌梗塞以前。有些可伴随急性心肌梗塞而发生的。心肌梗塞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发生院欠死亡最主要的原因。

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镁剂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从2000年1月到2007年1月60例.AMI病人静滴门冬氨酸钾镁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AMI患者60例,诊断符合下列三项中二项或二项以上:①典型的AMI临床症状。②心电图的动态改变。③血清酶学改变。合并房室传导阻滞、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及下壁心梗者除外。

1.2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及梗塞部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为观察组30人,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56岁,平均年龄64.5岁。B组为对照组30人,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55岁,平均年龄62.6岁。方法:观察组入院即静滴门冬氨酸钾镁20~40ml,对照组不用任何镁剂。其他治疗如抗心律失常、扩冠、控制血压、溶栓及抗心衰等治疗均相同。全部病人的心电检出方法为lCU病房持续心电监测7天及EKG描写。

1.3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以又±s表示,两组数均行双侧非配对t检验,显著性检验P<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心律失常的比较:A组室早3例,室速2例,室颤1例。B组室速4例,室颤2例。A组心律失常率为20%,B组室为53.3%,具有显著性差异。

2.2治疗后心衰的比较:A组为1例,B组为5例,心源性休克1例,P<0.01。表明门冬氨酸钾镁能明显减少和控制AMI病人心衰的发生。这和王秀文[1]报道相似。

3讨论

AMI常伴低镁,可能与AMI对儿茶酚胺增加,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与镁结合有关。镁,钙,钠离子经慢通道进入细胞速度

快,使动作电位曲线2位相缩短,有效不应期缩短。镁对自律细胞的舒张期自动除极离子内流有阻滞作用,缺镁对此类细胞除极加快,自律性增高。传导减慢与不应期缩短有利于折返。以上电生理作用为缺镁时发生心律失常的基础。低镁时可加重儿茶酚胺过多引起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使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阈值降低。补镁对AMI产生有益作用:①心脏电流直接抑制作用,降低快速心律失常的危险;②离子稳定化作用,维持K,Na,Ca浓度,降低心肌Ca超负荷;③增加冠脉血流和降低心肌后负荷;④缩小梗塞面积,增加心肌能量。

AMI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障碍,引起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此类病人由于应用利尿剂和地高辛,醛固酮增高及肠道吸收等原因均会导致低镁症,缺镁时可使肌凝蛋白ATP酶活性降低,还可使线粒体对脂肪酸及乳酸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氢离子增高,抑制钙离子进入肌节,使收缩时供给肌原纤维的钙离子减少,致收缩力减弱,加重ANⅡI时的左心衰。对抗儿茶酚胺收缩效应,减轻心脏前后负荷,而有控制心衰的作用。

静滴门冬氨酸钾镁可明显减少AMI病人的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并能明显减少和控制AMI病人心衰的发生。A组与B组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我们的体会,除对合并高血压、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及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尽早静脉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持续7天以上。对AMI病人的治疗与恢复,是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王秀文,等.综合临床,1993:9:148~149

[2]Antman,Em,Am,l-Ieal‘tJ,1996,132:487~494

[3]董承琅,等.实用心脏病学.第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098

[4]Se(!ligMs,Anl卜{eart,1996,132:471~477

[5]GottebSSAmJC;ardicd,1989,63:39~43

[6]AresnianMA.PrOgc;ardic)VgtSC’Dis,1993,35:271

[7]stIlohenSet,AM}teartJ,1993,125:1645~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