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类比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包军奇

包军奇(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中学甘肃宕昌748500)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196-01

类比教学法是通过与教学内容相似或相通并且为学生较熟悉的事物作类比,以建立知识模型,化抽象为具体,促使复杂为简单,进而帮助学生实现新知识的深化理解,并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为目标的教学方法。类比教学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建构主义理论从认识论的高度揭示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探究构建新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纽带,促进知识的迁移。九年级物理《运动的快慢》与《功率》概念教学类比:

一、学情分析类比

速度与功率都是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教学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概念引入的时机类比

在引入物理概念时不能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某个物理概念,然后逐一的解释其中的每一个物理量的含义,这会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减,因为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那么,我们在什么时候引入物理概念呢?在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中遇到困难如何来解决?假设了一系列方案,而最好方案提出应该是引入物理概念时思维的最佳切入点。

“速度”概念的教学,让学生完成活动:比较不同纸锥下落的快慢后,通过分析、归纳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即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相同比时间。那么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的两个运动的物体,怎样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呢?学生提出:可以将路程化为相同,也可以将时间化为相同。你更倾向于哪一种呢?将时间化为多少更简单呢?在一系列问题解决后再引入速度的概念就显得很自然,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同理类比速度概念引入功率概念的教学,让学生思考:相同几百块砖送到楼顶,起重机与人搬运所用时间长短或相同时间内起重机与人搬运砖的多少来比较做功快慢,通过分析、归纳得出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即做功相同比时间,时间相同比做功,通过分析、讨论来解决“当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的问题,引入功率概念。

三、概念引入方法类比

所谓类比,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较复杂的概念。例如:“电流、电压”概念的教学,电流、电压是初中学生不易理解的一个概念,而水流与水压学生却很熟悉,通过类比,将水流类比电流、水压类比电压,从而引入“电流、电压”概念,这种处理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接受。同理“功率”概念的教学,也可将功率和速度类比。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同样的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同样的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我们在通过列表加以类比。

物理量公式物理意义类比功率P=W/t物体做功快慢以时间考察物体做功快慢P与W、t无关,速度υ=s/t,物体运动快慢以时间考察物体运动快慢υ与s、t无关学生在对各物理量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对新旧知识的衔接,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引入“功率”概念,学生还是很容易的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四、教法类比

这两节内容使用的教法:启发式教学、观察比较法、多媒体演示。

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就应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就决定了物理概念的教学,要重视直观性,即以直观为基础来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两节课均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观察比较来理解速度、功率的概念。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有了直观的感觉认识,再结合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形成概念。

五、学法类比

这两节教学内容的学法指导均为:观察实验讨论、对比归纳、练习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分析点拨和帮助下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为主,老师的提问分析为辅进行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循序渐进的归纳出功率概念。

首先,多媒体课件能较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观察,分析现象。更能方便的进行对比、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练。通过练习,来学会应用速度、功率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再次,通过动手做实验,加深对速度和功率的物理意义的领会。

六、教学过程类比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故事激趣-观察比较-形成概念-应用新知-加强巩固-体验成功-归纳总结

总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类比教学使用的好会促进教学,反之会影响教学,甚至会混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作为物理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抽象知识本身是否有利用类比教学的必要,能否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学生对类比的对象是不是很熟悉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类比,并结合其它教学方法,创设类比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熟悉事物类比联想启发、识知,实现对抽象知识的意义建构,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并付诸实施。

参考资料:

[1]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秦坤哲.现代农村科技2014年06期

[2]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薛春亮.理科考试研究2014年14期

[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设任务,追求高效课堂[J].丁建东.新课程导学2014年14期

[4]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赵东辉.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18期

[5]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张丙宏.中学物理.2011(12)

[6]运用类比法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讨[J].朱为金.新课程学习(下).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