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22城市医院用药及流通配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2011年全国22城市医院用药及流通配送分析

余快

余快(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器械分公司400010)

【中图分类号】R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367-02

医患关系、医药费用、医药产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当前,世界各国医院均面临医药费急剧上涨的问题,而医药费上涨最明显的莫过于药费上涨。近年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尝试通过运用临床路径来促进医院临床用药管理,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改善医患关系,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本文应用相关数据,对全国360家典型医院(其中三甲医院243家)的用药情况作总体分析,评价典型医院的用药变化,供医药企业、医疗单位及医药管理部门参考,目的是寻求多方共同努力,促进高端药品国产化,从而降低药品价格,提高患者满意度,使医患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中国药学会科技发展中心提供的全国22个城市及地区2011年360家典型医院(其中三甲医院243家)用药数据。

1.2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统计分析典型医院十五大类药品购药金额构成比例及排序,进口药品购药金额在各大类所占比重及同比增长。

2结果

2.1各大类购药金额结构及变化

2011年典型医院总体购药金额882亿元,同比增长14.1%,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了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药品用药金额224.5亿元,同比增长20%,比上年同期增长1.5个百分点,增幅高于整体增幅6个百分点,占比25.5%。

2.2购药金额前200位品种整体情况

2011年典型医院购药数据显示,前200位品种中抗感染类、抗肿瘤类、心血管系统类、消化系统类等四大类品种数占前200位品种数的72.5%。

2.3进口药品购药情况及变化

2011年进口药品购药金额在各大类所占比重情况见表1。2011年典型医院进口购药金额224.5亿元,同比增长20%,占购药总金额的25.5%,比上年同期增加1.5个百分点。其中,完全依赖的进口品种207个,购药金额同比增长28.8%,高于整体增幅14.7个百分点。各大类中全部依赖进口品种最多、金额最大的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占比11.7%;其次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占比5.4%,见表2。

表1.2011年进口药品购药金额在各大类所占比重

3讨论

2011年典型医院的购药金额仍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说明医改的推行从整体上并未影响各级医院的药品消费。

近年来进口制剂药品的购药金额增长幅度相当大,已占整体购药总金额的1/4强。黄瑶[1]比较了“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等10种国产和进口药品的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发现除极个别国产药品效价低外,大多数国产药品的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与进口药品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而王林波等[2]比较和分析了2007-2009年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的进口和国产药品的抽检数据,结果发现国产药品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进口药品。由于我国存在盲目增加药品新剂型、药品生产质量标准偏低、流通领域中GSP规范执行不严等多种弊端,特别在流通领域大量无照经营现象所造成的药品质量问题,是造成国产与进口药品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进口药品价格明显高于国产仿制药品,从华招招标网的数据可以看出:同品种的进口药比国产仿制药的中标价高出30%左右,而药价虚高是引发医药领域腐败和加深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国产药品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质量状况却不容乐观,从而造成患者及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国产药品信心不足,转而使用进口药品,造成药品进口量大幅增长,治疗费大幅增加,并成为引发医患矛盾的一条导火索。

要降低药品费用的同时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对我国的药品管理和药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药品管理方面,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风险控制,和提高监督抽检的效能。药品生产企业要提高企业质量控制标准,加强产品设计阶段的风险控制意识,加强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3]。同时据IMS数据,到2015年将有1600亿美元规模的药品专利过期,因此我国制药企业需要把握良机,深入研究仿制药的市场情况,及时掌握专利信息,注重仿创结合,实现国产仿制药品质量成功替代进口药品,使广大患者能使用上优质而价廉的药品,从而有效降低药品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患矛盾。

参考文献

[1]黄瑶.10种国产和进口药品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5):305-307.

[2]王林波,林海,杨美成等.国产及进口药品质量差异分析与风险控制的研究[J].中国药事,2012,26(3):224-228.

[3]倪凯.跨国医药企业专利药到期对我国仿制药企业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2,8(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