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干群沟通渠道促进社会和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畅通干群沟通渠道促进社会和谐

罗宏

◎罗宏

(旬阳县委党校,陕西旬阳725700)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285-01

摘要:干群沟通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和实际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干群沟通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真正赢得民心,达到社会和谐发展之目的。

关键词:干群沟通;沟通机制;社会和谐

沟通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干群沟通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和实际需要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既保持着巨大活力,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阻力。不论是微观的个人与个人的沟通障碍,还是宏观社会管理的沟通障碍,都会产生矛盾,进而导致矛盾激化,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目前在干群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方面。

1.组织机构庞大,层次多,信息的传递慢。许多关乎民情的重要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有关机构,导致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再,由于机构层级多,信息传递过程失真扭曲的现象时有发生。2.沟通渠道单一。群众向上反映情况、问题和建议,没有合适的途径,群众利益诉求反馈不畅。而且仅仅靠单一的信息传递渠道,群众顾虑多,导致一些问题长期不能被上级相关机构发现。3.缺乏有力的责任追究制度。由于对虚报、瞒报民情的责任追究不力,使群众对组织失望,失去了沟通的主动性。

(二)文化及心理方面。

1.从文化角度看,文化水平比较接近,那么信息沟通就容易进行;相反,文化水平相差较大,信息沟通就相对困难。受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制约,也会使一些群众对政府的现行政策产生怀疑和误解。2.从心理方面看,干群之间关系融洽、相互信任,双方就容易交流。如果相互关系紧张,缺乏信任,甚至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则会导致彼此间的情感疏远,心理隔阂,出现相互不信任的现象。

因此干群沟通除了要克服体制障碍,也要克服文化和心理障碍。及时沟通,消除误解,是防止矛盾激化的有效措施。

二、健全沟通机制,畅通沟通渠道

(一)建立长效的联系群众工作机制。

1.设立联系点。联系信访户,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联系困难户,建立帮扶济贫机制;联系示范户,建立服务引导机制等。

2.健全干部调查研究制度。干部主动下访,真正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化解民怨,赢得民心。同时,做好“五送”活动,即送温暖;送真情;送关怀;送宣传;送信息、法律知识。

3.完善信访责任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信访责任,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工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调处期限。杜绝信访中弄虚作假、敷衍了事,作风粗暴,激化矛盾的现象,改变那种只接访不解决的状况。

4.建立群众利益保障及多渠道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力度,通过税收杠杆,缩小贫富差别;让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构筑安全防范网,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对伤残军人、军烈属、孤残老人都应变“年终关怀”为“终年关怀”,以利益保障机制去化解民怨,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紧密相关,政治参与程度的提高,显示人们权利意识日益觉醒、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因此,应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政务、村务、党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发言权、监督权。

5.拓宽并搭建沟通的渠道和平台。建立健全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的党群干群沟通机制,首先要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创建了一个新的沟通平台,这个平台异常重要。因此,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民意调查,既可以及时掌握舆情与民情,又可以将党的许多重大方针、政策、倡议等及时传递给人民群众。可在网上构筑起一个互动的讨论的交流平台,征求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多种创新方式扩大网上宣传阵地,在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前提下,以机制作保证,保证政党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充分发挥。

6.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强化干部联系群众的自觉性。政府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人民自然有权评判党的执政效能和执政作风。监督约束机制是确保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的有力举措。一是要完善群众评议机制,按照“先进不先进,群众说了算”要求,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选择权,把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效果交给广大人民群众去评判。二是把在群众帮助下开展党性分析形成制度。使党员干部能经常性地得到群众的帮助。对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情况进行跟踪考察,由群众签字认可,增加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透明度。通过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使得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去联系群众,形成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通过加强干部的理论修养,完善心理素质来提高干部的沟通能力。

干部的理论素养、心理素质对沟通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水平的理论素养能使人具备高水平的认知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人对待任何事物都能保持理性的态度和豁达的心胸。

1.强化干部理论修养,提高认知水平。干部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畅通干群沟通对于增进干群互信,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极端重要性。要自觉地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在思想上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己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认知能力。

2.完善干部的心理素质。干部与群众联系过程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面对许多繁杂的事情,经常会感到沟通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拥有开朗通达的心态,才能处事冷静理智,不骄不躁,以良好的状态与群众和谐交流。

3.提高沟通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是取信于民的重点。干部要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干部与群众交流中必须树立平等观念,诚恳交流,要换位思考,客观评判。以通俗简明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态度。说话让群众听得懂,办事让群众看得见,利益让群众摸得着,杜绝假话大话空话。要真正认识到,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只会导致群众与干部的距离越来越远。

(三)通过沟通帮助群众提高认识,树立全局观念。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干群沟通也不例外。目前确实存在着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熟视无睹的现象。但同时,也存在部分群众对于改革认识模糊的情况。部分群众对政策不了解,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是误解,进而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去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澄清群众的一些模糊观念。

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加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劳动成果分配不公等实际问题。使部分群众产生了一些消极情绪,怨恨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对政府组织和干部的信任感下降,增加了干群沟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干部在与群众的沟通中,要以极大的耐心帮助群众提高认识,正确认识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和决心,避免群众中的不良情绪继续蔓延和发展,预防矛盾的激化。对一些短期内无法解决或彻底解决的问题,要对群众说明原因,并让群众知道政府的解决措施方案。

畅通干群沟通是手段,促进社会和谐是目的。在干群沟通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党的干部要自觉克服“官本位”思想,摒弃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命令主义。要广泛联系群众,畅通无阻地收集和反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真正赢得民心,才能达到社会和谐发展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沟通与协调的技巧和艺术》作者:梁玉萍,丰存斌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年4月。

【2】《论领导者的沟通艺术》作者:李朝辉邓小波张惟《人才开发》2004年04期。

【3】《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作者:张荣臣谢英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