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课题导入成功的音乐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2

精彩的课题导入成功的音乐课堂

刘炳跃

【关键词】课题导入;音乐课堂

Fascinatingtopicducting,successfulmusicclassroom

Liubing-yue

【Abstract】Thesuccessfultopicductingwillletthestudentdevoteone'smindmoreandwantontheoperationwithcontentofcourseorganiccombinetounify,havetohavetoverystronglyinspiresex.

【Keywords】Topicducting;Musicclassroom

当今中学生对音乐中美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只是局限于一般的流行歌曲方面。而现行我国高中教材所采用欣赏曲目大多都以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为主的高雅音乐,这样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它们的内涵丰富,表现抽象。而现实中学生只是对那些有歌词的、通俗易懂的音乐作品才有一定的理解,对于这样有丰富内涵和表现力的作品,他们即不能理解,也不容易接受。

如果才能上好一节音乐课呢?对于高中音乐鉴赏课而言,好的开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实际教学中“导入课题”环节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如能设计一个非常吸引学生的导入手段,那么一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它能引导学生们进入一个特定的音乐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好奇感或某些问题,从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如何才能为音乐鉴赏课设计一个独特而有特点的导入手段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综合文化修养,要有充分的教学设计手段,要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有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更要非常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实际操作上,可把握以下方面进行。

1.把握社会音乐热点,有效利用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当今高中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很弱,但对流行歌曲的接受能力又非常强的,无论什么形式的流行歌曲,只要在社会上能流传起来的,他们就会非常喜欢而接受。把握这一典型的学生心理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某一类型的音乐鉴赏教材中音乐的关注度,非常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导入。

在实际开展教学的时候,首先教师要做好分析,选对课题,然后展开教学活动。如在欣赏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民族风”一节时,教材分别采用了蒙古、藏、维吾尔民族音乐,教师可充分结合当前的流行歌曲或歌手导入课题。在欣赏《辽阔的草原》时,就可选择具有蒙古族民歌特点的通俗音乐导入。而《吉祥三宝》就非常合适。教师先找学生来唱这首歌曲,然后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具有哪一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再次设问:为什么你们知道它具有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呢?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对蒙古族音乐特点进行讨论,当学生把精力集中到这一话题的时候,也就有效的导入到本课课题的学习。同样,若本课以《宗巴朗松》作为第一首欣赏曲目,教师也可以青年藏族歌手韩红作为导入话题。韩红的代表作《天路》《青藏高原》等,不但具有典型的藏族民歌的特点,而且深受青年人的喜爱。以此入手,也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样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一节课的成功开了个好头。

2.抓住某一特定时期,与地区音乐有效结合

当代中国生活富裕了,春节、五一、国庆等各种假期相应出现,这就为广大人民群众包括高中生们提供了非常充足的休闲、娱乐的时间。根据这一特点,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也可以此导入。比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刚好是国庆假期之后,上课前可问学生假期旅游了吗?假如让全班同学集体旅游的话,同学们最喜欢到哪去呢?这一贴近学生心理活动的问题立刻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有的说去北京,还有的说去大连,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了。我把话题一转,在中国哪一地方最美呀?大多学生回答到:杭州和苏州,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吗?把话题引入到了杭州后,我接着问大家,在美丽的杭州曾经发生了一个浪漫、凄惨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同学们知道吗?同学们回答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就这样,不但很好的导入了本课的学习主题,而且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音乐的关注度提高了。

在欣赏“多彩的民族风”时也可以采用这一设计,现在去西藏旅游是个大热点,也可假设去西藏旅游,把学生引入到青藏高原的草原羊群、蓝天与白云,去感受西藏民歌的高亢、嘹亮之魅力也是可以采用的。同时教师可设计丰富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不但使学生们欣赏了音乐,也能使他们多感官感受西藏的无限风光。

3.以趣味式的特别设计,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传统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可逾越,这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设置了障碍。新课改下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了明确,不仅是老师与学生,更可以是密友、亲人。虽如此,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事实上面对教师的时候,学生依然不够放松、束手束脚。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把课堂变成轻松学习、把老师当成良师下的益友呢?引用趣味式的导入设计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一定问题。河北保定某音乐老师在上第一节课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打破了教材编写的前后顺序,他首先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字谜‘旁人看戏我挨打’,学生们争着回答“锣”。这位老师说,猜对了,我就姓罗,但可不是被人打的‘锣’,一句话引的学生大笑起来,从而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感。最后教师说,既然说到锣,那我们今天就欣赏与锣有关的音乐吧,从而导入了本课主题“京剧音乐”。

一个谜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师生间的鸿沟消失大半,也让学生放下了心理负担,从而放开手脚,畅所欲言,师生关系融洽了,课也上的非常精彩。有时,直接导入课题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样的设计。如在欣赏拉美音乐时,我请学生先打开课本,并故意提问学生,今天我们上什么内容呀?学生立刻回答“拉丁美洲音乐”,我突然引用了一句广告词说到“地球人都知道呀”,逗的学生哈哈大笑,大笑之中,他们放松了精神,也专注了音乐。虽然只是一小句话,但是他打破了师生之间的禁锢关系,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真的把老师看作为良师益友,有问必答,有疑必究。

4.依托教师表演入手,引入学生学习关注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多专多能,善于表演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种技能。在课堂上,教师的表演不但能起到“示”与“范”的作用,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理解。教师把表演运用在课题导入上,更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有一次我去上课,在教室门口就听到学生们在朗读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走入课堂,我故意对学生说,这首诗我读的最有感情。学生们一听,非要让我朗读。于是我就表现为古人读书的样子,摇头晃脑,拉着长腔的读了起来。引的学生哈哈大笑,还说我表演的太好了。我接着说,我们既然认识了这首诗,那这节课我们就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吧。由于同学们的兴致提高了,又对这首同名诗有了理解,这节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样,在进行京剧章节的学习时,我首先并没有直入主题,而是表演了一个京剧旦角的典型动作“兰花指”,并提问学生相关问题,于是就导入了京剧旦角和京剧曲目《霸王别姬》。

从这这看出,老师表演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不但能为课堂增色,更是培养学生表演能力和欲望的最好的手段。有效的利用这一设计会为课堂增色不少。

课堂导入的方法数不胜数。还有直接导入式、讲故事式、悬念设计式等,教师可根据需要,设计一个有特点的导入手段。但是,导题无定法,每一节课的导入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分析,多了解,选用最恰当的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巧妙构思,切忌不要喧宾夺主,勿忘教学目的。

总之,成功的课题导入会让学生更加专注。但操作一定要做到精练、随意而不跑题。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统一,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我想,通过我们的不断学习,越来越多的精彩的音乐课课题导入设计会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