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不足与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合作学习的不足与改进

胡微峰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胡微峰

数学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具体明确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这是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主要致力于构建一种数学学习群体。

一、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比较勉强,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由于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彼此是异质的,他们在性别、学业成绩、学习习惯、综合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刚分组时,就有些学生对分组的情况不太满意,产生一些不合作的现象。还有的小组,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发生了口角,不能够及时化解矛盾,导致再次合作学习时,各干各的,互不搭理。教师发现这种现象时。要调解组员间的矛盾,和每个组员讲清楚合作的意义,告诉他们在同一个小组中,他们就是一个荣辱与共的整体,他们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不团结会让他们的学业成绩受到影响。告诉他们要学会接纳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观点,即使自己不喜欢的人或是对他有看法的人,也要尊重他,并学会与他相处。对于班上合作出色的小组在全班给予表扬,为其他的小组树立一个学习的典范。

2.在合作中,优生包揽任务,后进生依赖优生

在合作学习中,会出现组内一、两个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包揽了活动的全部内容,而相对较差的学生不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完全依赖好生去解决问题,将自己游离于整个合作学习之外,做一个悠闲的旁观者。究其原因有三个:一是优生认为后进生难以完成或不能完成的任务,担心学习任务不能按时按质量完成,或是怕因为指导他们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索性将所有的活动任务都包揽了下来;二是后进生客观上相应的基础知识欠缺过多,无法完成活动中相应的任务,主动放弃了参与活动;三是后进生主观上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即使优生主动地帮助他们,但仍然不能完成相应的任务。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对组内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合作中要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责任,成绩好的同学不要怕麻烦,要有耐心,而那些成绩稍差的同学也要有责任感,不要总是想依赖别人。此外,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优生,教师要鼓励他们课前预习或自学,在上课时,只要掌握老师补充的内容即可,这样既能保证了优生的学习时间,训练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又能让他们有时间去帮助需要帮助的组员。另外,在教师设计合作学习教学任务时,把总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小任务,小任务有难易、轻重之分,这些小任务分别由组内能力高低不同的组员承担,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任务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3.合作学习的滥用

合作学习虽说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但他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的。有时,有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合让学生们作为合作学习的素材;有时,一节课里多次让学生合作学习,导致一节课的时间不够用,或者合作的时间不够充分而草草收场,反而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合作学习的滥用,会使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降低。如果使用的合理,合作学习是一个有力的教学策略,但它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方法。要合理适时的使用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考虑到教学内容,也要考虑到教学目标,以及当时课堂教学的氛围和教育对象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任何学习策略的功效都是有限的,要提倡多种教学模式的结合,以应付千变万化的教学实践。

二、开展数学合作学习的建议

在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应掌握两个原则:

(1)层次不同的学生搭配

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档次,然后,按好中差对学生进行搭配,编成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凡属个人钻研不能理解的重、难点,可以让小组展开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拿到全班进行讨论。当小组讨论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或是为了更深层的开发学生的潜能,可以进行小组辩论,用所学的知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很好的运用了学科知识,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有力的发挥了集体的凝聚力,把教学过程变成了课堂教学、小组学习和个人钻研有机结合的过程。

(2)性格不同的学生搭配

毋庸置疑,学生的性格“多姿多彩”,有的学生内向,也有的学生外向,因此,我们在分组时,应合理搭配,使一个小组内的同学,性格互补。这样一来,在小组讨论中,外向型的人容易在讨论中打开局面,拓展问题的广度;而内向型的人,在听了多种观点后,深思熟虑,又有可能增加问题的深度。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就合作学习而言,有很多问题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