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前心理护理对小儿焦虑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心电图检查前心理护理对小儿焦虑的影响

涂霁金玉华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市中心医院湖北随州4413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067-01

由于临床上诸如小儿疝气、阑尾炎及骨科手术等术前心电图检查的需要,这些患儿一方面承受着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另一方面通过想像心电图仪器对自身的攻击,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惧怕感,情绪上的反应就尤为激烈,由此将大大影响心电图检查结果。焦虑是对预期的、迫近的威胁所表现出的一种情绪反应。检查前给予小儿必要的心理安抚和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我院30例小儿进行调查,现予以介绍。

1.心理状态分析

1.1焦虑

被家长带着住院的小儿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周围身穿白大褂忙碌不停的医务人员、其他伤病员痛苦的呻吟及表情,都会给小儿带来一种极大的心理上的不良暗示,引起对自身的一种安全担忧。

1.2恐惧

人们对未知的、不确定因素的担忧和惧怕几乎与生俱来,尤当小儿面对心电图仪器上诸多吸球和将要夹上四肢的长导联线上连着的导联夹,内心会产生一种捆绑、甚至将要被电击感,深深的恐惧将引发本能的拼命挣扎和反抗。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应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遵照抽样标准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术前检查心电图的小儿30例,年龄在2.5--6岁之间,做一组干预前后的对照。对检查前小儿的焦虑进行测试并定为干预前数据,行心理疏导后对检查的焦虑进行再次测试并定为干预后数据。

2.2排除的标准: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排除了干预外因素对患儿焦虑的影响,如镇静剂的应用或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等。

2.3心理护理方法

小儿心电图检查时,常由多名家长前来陪同,医务人员可留下小儿最亲近或最依赖的家长1--2名相陪。医务人员应耐心细致、和蔼可亲,使用肢体语言及口头语言招呼患儿,可在自身或其他病员身体上先演示,抑或先征求一些病员的同意,让小儿及陪同家长观看数例病员的检查,以打消其陌生、恐惧感。对排队前来检查的多名小儿,可集中一起讲解,再根据年龄大小或懂事如否,让年长的或更懂事的患儿先做,立表率、树榜样。这期间可使用“最棒的”、“最坚强的”等字眼,不断地鼓励患儿,分散患儿对检查的注意力,达到舒缓压力的作用。对一些年龄小的、反复讲解仍不配合的患儿,可与家长沟通待其熟睡后再行检查,检查时医务人员动作轻柔熟练。、

3结果

干预前、干预后心电图检查焦虑水平分别用(A1、A2)表示

表1心电图检查前心理护理对焦虑影响

经统计学分析得出,实施心理护理后可显著降低患儿心电图检查前的焦虑。

4讨论

随着我院整体护理健康宣教的开展,门诊医技检查科室作为医院形象窗口,更应该注重医患沟通和交流的普及、技巧及深入。心电图检查前与小儿这一特殊群体交流时,医务人员应声调平和,语速适当放缓,用词简单易懂,避免专业化术语。同时亲近患儿时,注重身体姿势和体态语言,在患儿哭闹时可抚摸或轻拍其脸颊、四肢等部位,尽量给予安抚,做到与陪同家长一起给患儿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氛围。交流过程中要反复、耐心、细致,注意不同患儿应区别对待,多鼓励患儿提出疑问,俯身倾听患儿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解决所疑。给予患儿精神上的鼓励,就近树立榜样,向其内心输入正能量,通过正面榜样作用下的自觉模仿,也为日后生活提供了积极的导向。

从生理角度来说,患儿情绪紧张,可使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1]。恰当的心理护理,有效地消除患儿心理上的紧张及内心的恐惧,使心情放松,焦虑水平明显下降,进而与医务人员良好地配合,提高了检查的速度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翠萍.患病儿童心理护理分析.内蒙古中医药,2013,33:141.

作者简介:涂霁,女,硕士,主治医师,随州市中心医院心电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