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概念内涵,走出心理咨询误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厘清概念内涵,走出心理咨询误区

张子珍

张子珍(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5500)

摘要:心理咨询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有其自身的方法和技术。只有把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楚,才能明确咨询的原则和对象,走出误区,更好地做好咨询工作。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心理正常心理健康

近年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如雨后春笋。为了便于相互学习和经验交流,我认为有必要把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楚,将某些问题的关系梳理通顺,以排除交流时的异议和障碍。

一、心理咨询的原则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有相关的原则和规定,下面介绍与学校心理咨询关系比较密切的三个重要原则。

1.保密原则。该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离开了保密,就失去了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感和对咨询的安全感,咨询就难以正常进行。咨询师收集到的所有求助者的资料,包括个人生活、思想状况、成长经历、交友、恋爱、咨询内容、心理诊断、心理测验结果、甚至求助者来咨询这件事,均在保密之列,未经求助者同意,绝不可将这些资料透露给别人,或作为论文和报告的案例使用,否则,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下列情况属于保密例外:

(1)求助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时;

(2)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调查时。

2.限制原则。(1)内容限制。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关心,只能限制在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方面,绝不能有意无意地涉及其它问题。(2)时间限制。一次咨询时间一般为50分钟左右,两次咨询间隔一般为一周。(3)关系限制。咨询结束,咨询关系随之终止,特别是异性之间,不能超越咨询关系以外的任何形式的个人关系;如果一定要发展朋友或其它关系,至少应在咨询关系结束半年以上。(4)地点限制。禁止在咨询室以外进行咨询活动,如饭店、茶馆、家里等;婉然谢绝求助者请吃饭一类的即便是好意的请求,否则可能会使咨询师失去中立或无法实施咨询中的对质技术。

3.中立原则。在与求助者会谈时,咨询师只能持一种中立性态度即非评判性态度。咨询师的面部表情、提问的语调、动作均不可表现出对哪类内容感兴趣,不然可能会有暗示和诱导作用,使求助者的叙述产生偏离,丢失客观信息。中立原则的另一个含义是咨询师不帮助求助者做决定。咨询师应努力协助求助者自我成长,使他们有能力承担起各种责任,自主自立,不应包办替代、替他们思考和选择,如是就业还是升学,需求助者自己拿主意。当然,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观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

二、心理咨询的对象

1.心理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如情绪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择业求学问题等,他们面对上述自我发展问题时,需要作出理想的选择,以便顺利渡过人生的各个阶段,这时,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向他们提供心理学帮助。

2.心理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长期处在困惑、内心冲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而失去心理平衡,心理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利用咨询技术提供心理学的帮助。

学校的心理咨询主要是以上两类。

3.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临床治愈后,他们的心理活动已基本恢复正常,属于“心理正常”的人,不再是精神病人。这类人群的咨询,一般由精神病院的心理咨询师来做,以便及时与精神科医生联系。

可见,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心理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或心理不健康”的人群。为了直观地理解上文,我们用图示表示:

三、当前的误区

心理咨询是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好办法,但有不少人对心理咨询存有一些认识误区。

1.去心理咨询丢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人们对自己的心理世界还不太了解,许多人分不清“心理”与“神经”、“精神”、“思想”的区别。对心理咨询的惧怕与怀疑可能源于对“精神病”的无知,去心理咨询怕被当成“精神不正常”、“心理疾病”、“思想有问题”看待。有问题时捂着瞒着,不好意思去做心理咨询,让心理问题任其发展,结果可能是轻微的心理问题没得到及时解决,最后发展成严重的精神疾病。

2.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正常人,他们的主要困难是现实生活中的适应和发展问题;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较重心理障碍的人,如人格障碍、神经症等。

3.心理咨询就是聊天或者安慰。尽管谈话是心理咨询常用的方式,但心理咨询是应用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有严格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咨询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与考试,取得管理部门的许可证才能上岗咨询,这完全不同于朋友的谈心聊天、亲友的劝解安慰。

4.心理咨询就是品德教育。这是我国的独特弊病,将心理咨询延伸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如使用心理学的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理念,去解决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这显然是荒唐的。

5.心理咨询师和医生一样。有的学校将心理咨询室和学校医院混为一谈,认为心理咨询师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于是,心理咨询人员也穿上了白大褂,煞有介事,这显然是曲解了心理咨询的含义。

通过上面的论述,大家对心理咨询有了正确的理解,希望有咨询需要的同学勇敢坦荡地走进心理咨询室,咨询师会帮助你更好地接受现实、挑战自我,信心满满地完成学业、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钟友彬现代心理咨询[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郭念锋临床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4]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陶伟玲做自己的心理医生:NLP简快心理疗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