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与学的策略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谈教与学的策略融合

付江平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策略,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就策略而言,单独探讨教的策略或单独探讨学的策略,都大有学问,两者策略怎样有机结合,也大有学问,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

什么叫策略?策略一般会理解为方式方法,这个解释不准,策略应该是做事的方面选择,而不是具体怎么做。策略与方法,就好比“战术”与“技术”。比如战争是打游击战还是正规战,这就是策略问题,游击战怎么打,怎样迂回,怎样设伏,怎么突袭,这些就是方法问题。

英语课程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英语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提高语言技能的主阵地,更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实施德育的战场。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将目光专注于语言的工具性,将课堂教学的重心放置于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取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英语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素材,忽视了英语语言的人文性。如何将英语教学和德育有机渗透融合在一起,通过学生喜欢且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德育的启发和渗透,凸显英语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笔者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尝试从细微之处入手,充分挖掘语言中的德育契机,以语言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进行德育的融合和渗透,有效实现“润物无声,德育无痕”的教学渗透。

在教学上,教的策略如应试教育的填鸭式、素质教育的启发式等等。

在学法上,如学英语遇到词义不懂查字典,这是学习策略,至于怎么查,这就是学习方法了。学习策略可以组织学生专题讨论,也可以贯穿于整个的教学之中。专题讨论方式多样。如布置学生汇报自己各方面的学习策略。理解词意的策略,听、说、读、写的策略,记忆的策略,写作的策略等等。先将全班学生的书面汇报收集起来归纳整理出若干条策略,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逐条投票选择,从大数据中发现优良的学习策略进行推广,忽者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教学中渗透对学习策略的指导,又有对学习策略的培养。举例如下:

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任务型学习具有体验学习的过程,具有语言交际特征,其内容涉及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设计任务时,就要找出它们的最佳结合点,连结起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即大任务中套小任务,小任务又支撑大任务。在布置完成这些任务时,学生怎样组合,怎样才具有可操作性,可调控性,要实现这样成功的设计平时要以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大数据摸底。所以,任务型英语教学中,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此其一。任务包括话题和内容,要实施教学,就要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单词短语,演示指导,完成任务后,要总结经验,进行成果展示。此其二。任务还包括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爱党、爱人民爱祖国、爱生活、爱科学等思想情操都应在任务过程得到培养。任务的实施会提升能力。对话题的更深刻的理解,对知识更熟练的掌握。调查研究的能力,研究现状,研究未知领域,采集筛选信息,都在能力培养之列。在培养过程中,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方法的产生和运用,都会激发学生毫不懈怠,一环紧接一环地进行。其此三。

要使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过程蕴含学习策略的培养,在实施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吃透教材。语言交际活动是生活的重要方面,一切的行为都要通过语言交流形成互动。要使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语言活动顺利进行,备课时就必须吃透教材,因为教材中有大量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这样,教学中才能使英语与人文知识(思想品德、社会、自然等知识)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任务型英语的教学目标。

了解学生。前面提到英语任务的设计要了解学生,是从总体上说的,是为总体设计时服务的,这里重提这个问题是过程指导的需要。只有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了如指掌,对每个富有个性的学生作出具体的指导。学生才能事半功倍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从而培养相应的能力,如学会与提高用英语做事的综合能力。

任务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非短期眼光,而是高瞻远瞩的,即趣味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拓展性,是对任务的预期要求。用语境、语义的真实性,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信息、知识、技能,就会在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获取。

任务要有阶梯性。为了任务的顺利进行,阶梯式递进是恰当形式。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前后相连,这样循序渐进,就能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任务型英语教学,并获取成效。

在以上几大注意事项中,教师的策略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因为教师设计的合理性、艺术性、有趣性,学生就会相应采取快乐参与,大胆实践,策略与方法并行,从而取得技能的提高和语言运适用能力的提高。例如,以评价功能促进学习策略的产生。电视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达人搞的新发明。这些发明是否成功,要通过实际应用,由评价机构进行评价。如果没成功,则发明者就要重新反思发明的思路是否正确,该怎样改进。重新反思便产生了新的发现策略。英语教学也一样,当学生进行了阶段性学习之后,教师要对其评价。评价的手段多种多样,观察、提问、问卷、座谈等等皆是。只要评价体系是符合科学规律的,评价得恰如其分,则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就会重新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是否优越。这时,只要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学习策略及学习方法,就能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比如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诸如学生处理信息技能、思考能力、学习态度、小组活动表现、创造力等等,并布置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自我反思。学生们都纷纷发现了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发现自己学习无计划,阶段学习后没有及时总结,造成问题的积重难返。由此产生了新的学习策略“加强学习的计划性与阶段总结”。有的发现自己学习中不善于收集错误案例,以致难点没及时解决,造成成绩平平。由此又产生了新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收集错误案例,各个击破学习法。这样,集小胜为大胜,成绩就能上一个新台阶。

以上便是教与学的策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探索。

作者单位: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车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