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的研究

陈坤

白明华(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721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来,所诊断的50例患者,这些患者用骨折复位打钉钳治疗,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工作,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在随访的一年中,这些患者恢复良好,没有发现骨折再次移位。依据Bostman的评分,恢复优秀有40例,良好有6例,一般有4例,优良率为92%。结论: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治疗骨折时,固定比较稳定,不应用外固定,操作简便,减少骨折手术中的危险及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患者骨骼复位成功率,有效地该少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

【关键词】新型骨伤科复位打钉钳骨钉孔复位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145-02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一些疾病也开始侵蚀居民的身体健康,许多患者患有多种疾病,这就增加了医疗、护理的难度。骨科治疗是随着骨科技术的发展,骨科治疗采用许多新技术,这就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以及护理困难,这也就是骨科医疗的发展现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康复医学的兴起推动医护人员职能增强;二是大量新型材料运用增强骨科手术难度。本文将采用最新骨科治疗最中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技术,在结合临床50例治疗病例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骨科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来,所诊断的50例患者,这些患者用骨折复位打钉钳治疗,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工作,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这些患者有30名男性,20名女性,男女比例为3:2;年龄集中处于28~6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是36.3岁。这些患者中横形骨折有28例,粉碎性骨折有22例。

1.2治疗方法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手术采用新型手术材料,包括钳臂、板状钳头以及钳柄,这些钳柄间隙有一个咬齿卡条,并利用铰接轴将它固定在连接钳臂,钳臂的前端留有一个板状钳头,板状钳头的外侧面还设有一个弧形管槽,在板状钳头与钳臂接合处设一个骨钉孔。在手术操作中,先用C形臂的X光机进行透视,以探测出髌骨复位钳中的复位骨折,透视要是正侧位,一直到骨折对位为止,透视下见到其导针的位置保持较好后,要测深,进入时要用直径4.0mm空心拉力螺钉,螺钉的长度最好保持头部部刚穿透对侧皮质。[1]关节面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平整。抽出其导针,应干净的卫生水冲洗伤口,在使用苯扎氯铵贴贴在伤口。[2]

1.3统计学方法在文中,笔者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是在使用SPSS10.0软件来详细分析统计的,同时为加强可信度,本文中的每组之间的数据的比较也使用t来进行检验,文中的实验中数据均为使用的平均值。P<0.05是差异的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3]

2结果

在随访的一年中,这些患者恢复良好,没有发现骨折再次移位。依据Bostman的评分,它是指患者的髌骨骨折分离3-4mm以及关节面不平2-3mm就可以接受非手术治疗;如果骨折分离移位较大或关节面不平较明显,则有手术指证。从上述临床实验可知恢复优秀有40例,良好有6例,一般有4例,优良率为92%。

3讨论

现在,骨科疾病比较多,近些年呈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骨科病人大多数错过身体发育阶段年龄、恢复慢以及心理因素,造成临床治疗比较繁琐。同时骨科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比较高,疾病谱或者病种变化以及非生物性材料的运用造成临床护理需求增加,而且康复医学兴起也极大地增加了骨科专科护士服务的项目,这将给骨科治疗、护理带来一个全新的挑战。对此,骨科疾病的发展现状急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专科护理能够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需求。[4]

新型骨伤科用骨折复位打钉钳治疗骨折时,固定比较稳定,不应用外固定,操作简便,减少骨折手术中的危险及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患者骨骼复位成功率,有效地该少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同时该手术使用新型材料,结果简单,创伤少,其工具能够直达骨折的部位。同时为帮助骨折患者早日康复,除增加专业的护理之外,还应当建议骨折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适当的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从平时的下床活动、专业训练入手,这样见效快,有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何兴川,彭笳宸,陈孟诗,等.交锁髓内钉固定下股骨蝶型骨折块螺钉辅助固定的力学测定及分析[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123-125

[2]贾峰,王少生.单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116例体会[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213-215

[3]杜浩,田笑笑,李同森,等.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临床评估[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1(2):13-15

[4]李刚,张鹏,黄晓华,等.双钢丝四隧道法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12(5):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