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全科医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高卫东

高卫东

(泰州市海陵区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门诊高血压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实验行为干预,通过对比发现干预组高血压知识评分、个人健康行为率、用药依从性好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全科医生能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使社区高血压疾病的管理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高血压;用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093-02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高血压患病人群不断地加大,但是高血压并不是不可控制的疾病,坚持按医嘱服药就可以十分有效地控制各种由高血压引发的各种疾病。同时高血压受基因的影响较大。由于患病人群素质高低不一,医疗基础设施有限,高血压疾病在我国的控制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调查社区发现能够按照医嘱服药率的患者比例非常低,甚至未达到患病人数的一半[1]。这就使得如何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和用药指导成为医疗工作者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高血压患者212例。其中男性占98例,女性占104例;年龄区间为49~82岁,平均年龄64.5岁。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调查方法

请专业的医生或者是从业人员设计高血压健康调查问卷表,然后再组织专人负责问卷调查工作。调查内容须包括对象的生活情况、饮食、烟酒、劳动能力、病史、药物服用情况、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等。用药应从性差的原因调查,在干预前对212例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差问卷原因调查。

1.3实验方法

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干预组采取社区医师干预措施。包括:(1)医生与患者一起来制定血压控制的目标,按疗程科学的制定用药的近期控制目标和远期控制规划。医师须为患者建立一个手机咨询号码,使患者能够随之随地的得到医生的医疗指导。(2)提供免费的基本医疗服务,包括体重和血压的测量。并实时的建立患者血压登记册,记录血压测量的数值,使实验数据得以保留,能够让患者和医生了解血压波动情况,能够针对性的进行治疗。(3)对于药物治疗不能够良好控制血压的患者,进行全天不同时段的血压监测,找出造成血压波动的具体因素,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4)加强健康知识宣讲,宣传高血压防控知识、用药知识等,纠正患者不科学的用药行为;医生要科学的指导患者长期用药,以此来保证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在保持在稳定的水平,切不可盲目停药,控制血压的治疗需要戒骄戒躁,不要操之过急。(5)合理的制定药物管理和使用方案:①以小剂量为治疗起始,通过不断地观察确定一个合理的用药范围。②根据患者个体的药物适应性,配合使用其他的药物进行配合治疗,以达到期望的血压控制效果。③尽量采用药效持续时间久的药物,并在早餐过后服药,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平稳降低患者的血压,减少对患者自身器官损害。④使用药效时间持续短的患者,要根据病人的血压升高特点来确定服药次数和服药时间。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指导患者在血压升高前的半小时内用药,使药物作用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从而实现血压的有效控制。提醒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必须要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及时进行诊断,绝不盲目停药或乱吃药[2]。(6)采取门诊调查和电话询问两种方式,尽量做到平均每2周测量一次血压数值。在实验结束时,将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用药依从情况以口头传递的形式告知患者。

1.4评价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评价。(1)请专业的医生或者是从业人员设计高血压健康调查问卷表,然后再组织专人负责问卷调查工作。调查内容须包括对象的生活情况、饮食、烟酒、劳动能力、病史、药物服用情况、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等。(2)问卷调查的评判标准具体的分为两个方面:①基础高血压知识问卷,设计为客观题,总分为100分,按答题正确率来计分。(2)患者服药依评判的标准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根据专业人员的指导来制定评判分标准。通常用4个问题来评定患者:①是否经常性的忘记按时服药?②是否在血压下降到平均水平后,自行停止服药?③是否因为自己感到治愈无望,自行停止服药?④是否有不积极服药,对自己的将抗不关心的情况?如果4个问题均答“否”,则证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好,有1个及以上为“是”,则证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差。

2.结果

2.1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患者不能根据医嘱有效用药的原因有:自身认识存在误区,患者本身认为高血压不需要长期服药(24.4%);因为自身惰性无法坚持长期治疗(22.0%);自身情绪与饮食变化易导致血压波动,使患者产生了对药物治疗效果的不信任(19.5%);盲目治疗高血压疾病,对自身健康状况了解极少不能够确定药物治疗的效果(14.7%);家庭经济拮据不能维持日常的治疗费用(3.6%);其他原因26例(1.2%)。

2.2在实验之前的问卷调查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知识、生活习惯、药物使用情况及药物治疗习惯方面并无明显的差异;进行干预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血压控制率为64.3%,而对照组的血压控制率为41.2%,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疾病其实并不可怕,它是一种由不良生活习惯而饮食习惯引发的慢性疾病,该病需要患者坚持长期的治疗,并且需要终生服药。如果能够十分稳定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器,就可以避免一些突发疾病造成的致命影响,而控制血压同时也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内容[3]。本文通过对调查分析,得出社区全科医生在高血压血压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全职医生能够提供十分便捷的医疗服务,还能够建立细节化的医疗档案,对患者血压的控制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志刚.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特征、控制状况及医疗干预措施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3,(25):120-120.

[2]王淑芬.2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5):75-76.

[3]李敏,查松柏.武汉农村某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及血压状况[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26(4):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