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延迟发生率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延迟发生率中的应用

孟小敏薛桂凤刘春林时华李花申玉华

孟小敏薛桂凤刘春林时华李花申玉华(扬州大学临床学院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500)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81-01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延迟

QCC(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5~12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圈),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我院外科于2014年9-10月手术患者总数1286例,由于各种原因如:术前未禁食、化验结果异常、服用利血平、华法令、月经来潮、手术同意书未签字等导致手术意外暂停,造成延迟手术21例。自从2014年11月16日至2015年1月16日开展以“降低手术延迟发生率,提高围手术期患者满意度”为主题的QCC活动,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讨论出相关对策,并加以改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9月我院外科所有手术科室组建了由辅导员、圈长、圈员等32人组成的QCC小组。其中主任医师两名,主任护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护师两名,主治医师一名,主管护师18名,护师7名。QCC由5名主任担任辅导员,一名副主任护师担任圈长,一名主管护师担任副圈长,全面负责圈内活动并对其他成员全部进行分工,实行全程全员参与,每月开展圈会3~4次。我们的品管圈活动在我院是首例,圈员人数较多,目的是让大家通过学习和具体的运作,以点带面推动各科室的品管圈活动。

1.2方法每个QCC小组成员拟定一个圈名和圈徽,组织召开圈会,投票决定圈名和圈徽,通过头脑风暴法,圈员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列举出来。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对每个项目按紧迫性、可行性、圈员的能力进行综合评分,最终选定“降低手术延迟发生率”为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并进行实施。活动按QCC的基本步骤:选定主题、制定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分析原因、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及持续质量改进[2]。使用QCC的常用工具,如甘特图、鱼骨图、因果关联图、柏拉图、直方图、雷达图等对延迟手术发生率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医生、护士、患者、规章制度、物品、管理等方面制定改进措施,再利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圈员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圈员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为患者提供及时、高效、安全、连续、全程的围手术期医疗护理优质服务,保证了患者手术按时进行,降低手术过程中的风险,确保病人的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品管圈活动开展两月以来,共拦截了22例,其中化验结果异常5例,血压异常5例,服抗凝药8例,,外出2例,医嘱未打印1例,发热1例,经过积极的干预,如及早停用抗凝药,有效控制血压等,避免病人被手术室退回造成手术延迟,同时也减少术中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目标达成率125%,进步率94%。

2活动实施2.1主题选定由圈长介绍圈会开展的步骤及开会场所和时间,同时建立微信群进行会后沟通交流。圈员对工作中经常出现的5个问题按紧迫性、可行性、圈员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最终选定“降低手术延迟发生率,提高围手术期患者满意度”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2.2拟定活动计划书根据主题的内容、人员分配情况、QCC的活动步骤、地点、利用品管工具制定活动计划书,并将每个活动进展步骤及下一步计划通过表格形式绘制出来.设定主题动周期为2014年9月16日~2015年1月31日,每周活动1次,每次1.5小时。第1-2周:选定主题与拟定活动计划;第3-4周现状把握与目标设定;第5-8周分析原因、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及持续质量改进.2.3现状把握及要因分析组织讨论,找出延迟手术发生率的原因,全体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出主要原因为。针对上述原因绘制鱼骨图(见图1),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引起手术延迟发生的中的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环境、制度、管理等几个原因进行查检和要因分析。2.4目标设定根据目标值设定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根据评价表计算圈能力为51.6%,通过查检表得出禁食、服药、血压高、生化指标异常、手术同意书未签的累计百分比为95.23%。改善幅度=(现况值-目标值)/现况值,故改善幅度为94%。按照现状调查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依据80/20法钐襙a|_ぐ则,将禁食、服药、血压高、生化指标异常、手术同意书未签作为本次改善重点。保证手术病人安全、高效地完成手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5对策拟定采用5W1H的原则,即为什么制定这个措施?由谁负责?在何处执行?达到什么目的?怎样去做?什么时间完成?明确重点后,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对相应的重点问题拟定对策并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2.6对策的实施2.6.1分层级培训加强对新入职护士、三年以内入科的医生培训。重点为手术病人术前安全核查的内容,为什么要注意这些事项?如何做好术前病人评估?请麻醉科主任培训术前病人的用药宜忌,如何调整降压药物、抗凝药的使用,保证术中安全,从而使年轻医生护士掌握相关知识,做好术前相关评估、核查工作。2.6.2制作规范流程:组织医护人员通过”头脑风暴”讨论作出相应对策,最终选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制定两个标准书:医生的术前安全核查表;护士的术前病人评估单。组织医护人员学习规范,并正确实施。2.6.3严格管控确保措施落到实处:管床医生在术前认真核查病人的各项检查结果,生化指标、服用药物、血压高低、月经是否来潮、手术同意书是否签字、手术部位是否标识、病人体温是否正常等。责任护士认真评估病人的各项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时处理。认真做好术前宣教,避免一切导致手术意外暂停的情况发生。如以前有些老年人记忆力差,交代术前要禁食但还是忘记,我们就反复耐心做好宣教,同时做了各种警示牌挂于病人床旁,有效避免了此类事件的发生。2.6.4每天晨会夜班护士、医生都要交代手术病人术前准备情况,如发现血压异常及时给药,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3效果评价3.1有形成果:通过实施合力圈建立标准操作流程,制定标准书、标准操作流程通过持续教育与训练方式使所有同事都了解、遵守执行。手术延迟发生率由QCC活动前的21次/1286台降低至活动后的3次/1579台,目标达成率为125%,进步率为94%,患者满意度由活动前的86%提高至活动后的91%。3.2无形成果:对圈员的自身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团队凝聚力、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程度都有明显提升[3]。通过这次品管圈的开展,以点带面促进品管圈在全院各科的开展。4体会4.1我院将品管圈工具应用于围手术期的质量改进活动中,以降低手术延迟发生率作为活动主题,取得良好效果.探讨了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进一步增进改善效果,完善围手术期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品管圈这一质量持续改进工具在我院的推广具有引领作用。4.2QCC活动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通过开会讨论、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的运用,圈员们纷纷出主意,有效调动了积极性,还能运用QCC活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4]。提升了护士的自身素质,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4.3提升了围手术期手术患者安全,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住院费用,避免和减少了医患矛盾、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使术前准备更充分、准确,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手术室资源浪费,提高了年轻医生、护士工作责任心,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肯定和赞同[5]。提高了手术室对外科医生、护士的满意度,促进手术室工作的标准化,提升手术医疗护理质量。

改变了传统观念认为质量管理是以主任、护士长为主的观念,实现了全员参与实施和改进和质量控制意识。

参考文献[1]张辛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李晓芳,赵生秀等,护理品管圈培训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护理研究,2014,01(28):97.[3]郭朔梅.品管圈在提高骨科外来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3):304-305.[4]张菊芳,贾丽华,方向华.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送手术病人时间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15-316.[5]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活动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560-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