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敏(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中医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111-02

急性左心衰竭病情严重而危急,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情,协助医生积极治疗抢救,以提高病人生存和生活质量。我院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救治3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6例患者,男16例,女20例。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32岁。高心病18例;冠心病10例;风心病5例;心肌病1例;严重心律失常所致2例。主要诱因有:急进性高血压、心肌梗死、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过度劳累、亲人过世过度悲伤,精神刺激、轮流过快等。

2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急性左心衰竭常发病急骤,患者表现为突然气喘、被迫坐起、大汗淋漓、唇指紫绀、烦躁不安、恐惧和濒死感觉、可咯出或自鼻、口腔涌出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甚至咯血、早期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音、晚期双肺对称性地布满干、湿音或哮鸣音、心率》120次分。护士应掌握急性左心衰竭发生机理及临床表现。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

2.2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尤其是反复多次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往往出现悲观、恐惧心理及濒死感,再加上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医务人员紧张的抢救场面,更加重了患者的紧张心理,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机体缺氧状况加重。因此,加强心理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鼓励、疏导、帮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3一般护理

2.3.1体位护士一旦发现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于床下,以减少静脉回流。取坐位时最好在前面有依托物,半坐位或半卧位时背后要有舒适和柔软的靠背物,以减少病人的体力消耗。对于体力衰竭者,应该使用护床栏,以防摔倒或坠床等意外。

2.3.2吸氧应给高流量吸氧3-8Lmin,最好在加压下(4-8cmH2O)经20%-30%酒精湿化、鼻管吸入。加压可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酒精能降低肺泡泡沫的张力,使之易于破裂,从而促进通气,改善缺氧状况。应避免70%以上浓度酒精作为湿化剂。给氧前应先调节好氧流量,避免氧流量剧增而损伤鼻、呼吸道黏膜和肺泡。当用鼻管吸氧时,氧气通过酒精湿化瓶,瓶内水位不能太高。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紫绀、肺内体征变化,及时调整给氧流量。

2.4饮食护理急性左心衰发作期间需禁食。病情稳定后宜给低热量,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尤其是注意晚餐不宜过饱,饭后不再进食,避免夜间发生左心功能不全,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根据病情轻重控制在0.5-1g以下,适当限制进水量,减轻以脏负担。用利尿剂者应食用一些含钾高的食物,如:瘦肉、紫菜、新鲜蔬菜、桔子等,合理搭配膳食。

2.5其它护理病人发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有病理基础和诱发因素的,所以在配合抢救和治疗病人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对病人诱发因素的消除及原发病的护理。二者互为因果。针对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估。做好原发疾病的护理、基础护理、药物效果观察等。

2.6健康教育指导研究表明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使患者、家属能及护理人员均得到收益,临床上应予以足够重视,待患者心衰症状控制后,护士应向患者介绍该病的防治常识,消除诿发因素,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情绪激动,饮食宜清淡,畅忌暴饮暴食,保持二便通,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限烟、忌酒,预防感冒,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有不适及时就诊,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