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王晶[1]宋晓芬[2]吴志娇[3]

王晶[1]宋晓芬[2]吴志娇[3]

[1][2]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3]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摘要: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配合,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突出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质量优良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

关键词:高校就业学生素质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各高校毕业生的安置呈现出严峻的“就业难”形势,高职院校无业可就的毕业生流向社会,增添了社会的负担,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势必影响到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因此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这需要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进行自我调适,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1)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使学生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要勇敢地承认和接受,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2)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传统观念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多方面需要。有学者研究发现:职业价值结构包括交往、义利、挑战、环境、权力、成就、创造、求新、归属、责任、自认等11个类别的因子,职业的价值是丰富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大学生就业中的很多心理问题都与其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有关,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并接受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毕业生要明确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依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

(4)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一些专业“热门”,有些则“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调整就业心态,端正择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

2.加强核心竞争力培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1)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象牙塔”里的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2)人际沟通交往的能力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他和杨振宁合作研究共同打破宇称守恒定律的成果,许多就是在吃饭时的交流中解决的。正由于此,大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应着意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大学生毕业后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走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工作中却都会程度不同地用到组织管理才能,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

(4)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

3.加强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岗位主要是到生产、管理、服务等行业的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与服务工作,工作非常辛苦,需要有很强的纪律性、责任心、事业心、吃苦耐劳和敬业奉献精神。

4.注重培养专业实践技能

(1)在教学时间上加大实践性教学时数

(2)采取特殊措施、“走出去、请进来”

围绕完善知识结构,增强职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建立一支“双师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3)采取职业见习制、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

(4)实行双证书制度

5.增加求职技巧

(1)把握就业形势、确定择业目标

毕业生在就业前应当注意从宏观上了解国家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有关政策,比如当年的毕业生数量,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导向,毕业生支援西部和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支持,地区和行业的人才需求信息等等;还要注意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就业的基本情况,比如该地区近几年本专业的就业率,近年来该专业的分配去向和主要用人单位等等,以求较为客观准确地把握社会需求信息。

(2)博采求职信息、抢抓就业机遇

大学毕业生要想获得理想的职业,不仅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个人的素质,同时在操作层面上也取决于个人对就业信息所掌握的程度。

(3)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

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是要对自我进行冷静分析、客观评判和正确认识,在重新审视自己中去发现新“我”,找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处。

(4)积极主动出击、寻找满意单位

毕业生要找到最符合自己实力、最接近自己心中目标的单位,不仅应当考虑单位的性质、知名度、发展前景、地理环境以及给个人带来的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等一般因素,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单位所提供的机会是否有助于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哪些单位最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与自己的职业理想、兴趣特长和专业优势最为接近?就需要毕业生冷静思考、从长计议、深入分析、审慎抉择,从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就业单位。

6.实施全程式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培植新的就业增长点

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的高低主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这些素质决不是学生在临近毕业前就能提高的。在毕业阶段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开设就业讲座,宣传就业的相关政策,强化应聘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2002年11月8日.

[2].国家计委课题组.九五期间劳动就业形势与对策课题研究报告.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

[3].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labou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