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赵久芳

赵久芳(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43500)

【摘要】目的:对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方法:在本县各辖区随机抽取0岁—7岁的儿童共240例,将240例儿童按照流动儿童的定义分组,130例常住儿童为对照组,110例流动儿童为研究组。以5种常见疫苗(BCG、DPT、OPV、HIV、MV)为例,对两组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询问儿童的接种情况并查看接种证,同时查看卡疤并与医院产科的接种记录进行核实。比较分析两组儿童建卡、建立接种证、接种情况以及全程接种覆盖率,并比较分析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与儿童疫苗接种的接种情况。结果: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以及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常住儿童的各项指标,高中文化以下、年均收入10000以下的家庭的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年均收入10000及以上的家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于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工作,提高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关键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337-02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流动人口也逐年增加,给我国儿童免疫规划的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如何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进行有效控制则是现阶段我国儿童免疫规划的工作重点和难点[1]。为了了解流动儿童现阶段进行预防接种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免疫规划,本研究对我县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影响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因素,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流动人口含义所有儿童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但非本地户籍或为本地户口但离开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的均称为流动儿童。

1.1.2调查对象在本县各辖区随机抽取0岁-7岁的儿童共240例,其中男童为100例,女童140例,常住儿童130例,流动儿童110例;常住儿童中家长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35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95例,流动儿童中家长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70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40例,所有儿童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将240例儿童按照流动儿童的定义分组,130例常住儿童为对照组,110例流动儿童为研究组。以5种常见疫苗(BCG、DPT、OPV、HIV、MV)为例,对两组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询问儿童的接种情况并查看接种证,同时查看卡疤并与医院产科的接种记录进行核实。比较分析两组儿童建卡、建立接种证、接种情况以及全程接种覆盖率,并比较分析家长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与儿童疫苗接种的接种情况。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比较两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以及接种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以及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常住儿童的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儿童家长的不同文化程度对于接种情况的影响见表2。

由表2可知,高中文化以下的家长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儿童家庭的不同经济状况对于接种情况的影响见表3。

由表3可知,年均收入及10000以下的家庭对于儿童的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年均收入10000元及以上的家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现状根据本次研究的调查分析,流动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以及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常住儿童的各项指标,对于流动儿童的免疫情况应高度引起社会及儿童家长关注,应对流动儿童的免疫做出有效规划,提高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2]。

3.2影响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因素本研究显示,高中文化以下的家长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儿童家长,年均收入及10000以下的家庭对于儿童的5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低于年均收入10000元及以上的家庭,说明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家庭收入状况均能影响流动儿童的接种情况;对于流动儿童的免疫已是免疫工作中的重难点,现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府的领导,强制进行接种[3];2、加强对于流动儿童免疫重要性的宣传,使流动儿童家长增强主动进行免疫的积极性;3建立流动儿童档案,加强管理,及时对流动儿童的流入及流出进行了解[4]。

参考文献

[1]李欣娜.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模式及对策探讨[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9(6):455-456.

[2]林献丹,陈玲萍,郑晓春,等.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51-53.

[3]陈福权.流动儿童在扩大免疫规划实施管理中的问题与建议[J].江苏预防医学.2009(1):75-76.

[4]沈丰庆,陈苏兰,竺佳虹.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效果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3):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