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李永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房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李永坡

李永坡

关键词:房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混凝土施工的优势决定了其在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性,首先混凝土施工的结构其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其次需要用混凝土进行施工的部件其结构具有可塑性,我们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将混凝土灌筑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与尺寸结构。同时采用混凝土进行施工而已显著的降低工程的造价,其在施工后的维护成本比较低。当然混凝土施工有具有自己的局限性,在施工的工程中如果材料配置不当,可能引起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施工过程中还受到当地天气条件和季节等因素的限制。因此要求施工人员有丰富的砼施工经验,正确根据外界条件变化适时调整施工方法,合理进行后期养护,确保工程质量。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混凝土施工前的注意事项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只有混凝土施工之前的准备是使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在施工之前应该采取合适的措施对建筑材料进行筛选,保障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施工之前应该对一下4个方面的内容加以注意:在施工进行之前,技术人员要对该工程混凝土施工所需的建筑材料进行确定;水泥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水泥的购置时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泥,在水泥的储存中应该注意对其进行防护,防止水泥因为受潮等因素失效;在砂石的选择时,我们应该选择度高、无有机杂质、强物理化学性质高的砂石;④施工人员进行外加剂的选择时应该根据房屋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房屋的建设中,选择粉煤灰作为外加剂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并对混凝土的干缩性质进行改善。

2、房屋建筑混凝土技术的准备工作

众所周知,工程建筑的准备工作做好工程建设的有利保障。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我们应该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和设计部门的建议进行工程的建设,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有效的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在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应该注意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进行理论计算,将混凝土的最大温度收缩应力计算出。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应该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行调整,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温,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混凝土的应力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保障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混凝土原材料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4、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的搅拌不仅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还要能够保证按施工进度所要求的产量。搅拌机在拌合混凝土时,如果施工者能严格按标准控制每盘混凝土的进料容量、进料顺序和拌合时间,那么混凝土的质量将得以保障。加强原材料的控制和工作条件的改善,使得搅拌时拌合物与桶壁之间的粘结力减弱,砂浆和叶片之间的摩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小,降低了机械损耗。

5、混凝土的运输

在满足泵送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使泵送混凝土的塌落度较小,以免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会产生离析和沁水。当浇筑层的高度较大时,要使用串筒浇筑,尤应控制拌合物的塌落度。输送管道的配管线路最短,管道中尽量少采用弯管和软管,要避免使用弯度过大的弯头,管道末端活动软管弯曲不得超过180°,不要出现扭曲。另外,泵机出口必须要有一定长度的水平管,然后再接弯头,转向垂直运输,垂直管与水平管长度之比最好是2:1。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充满料斗,料斗内混凝土面最低不得低于料斗口20cm。保证连续供应混凝土,这样才能使泵送连续进行,以防止出现停歇的情况。

6、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水电供应是否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情况,振捣器的类型,规格,数量是否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构件模具及数量是否合适,浇筑期间的气候、气温、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针对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墙、薄壁型构件应要求采用不同类型的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超过2m应采用串筒式溜槽,应审查确认施工缝的设计位置是否合适,使施工单位安排好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保证分区、分层的混凝土在初凝前搭接强度完好。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塌落度等性能,若有问题应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做合理调整,督促施工单位控制好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捣器的插点是否均匀,移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对钢筋交叉密集的梁柱节点是否振捣到位,以防出现蜂窝、麻面。

7、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混凝土浇筑到顶后,及时把水泥浆赶走,排不出的泌水,人工用棉纱沾出,然后用刮杠将混凝土表面按标高刮平,之后用木搓反复搓平,在终凝前,即混凝土表面处于人脚踏不下陷的时候,再用木搓二次打磨压实。

8、温度控制

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方法较多,目前工程建设中通常采用改善骨料级配来避免产生混凝土温度,具体做法为:选择干硬性混凝土,加入混合料,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除此措施外,在拌和混凝土时,采取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的方法,也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也要随时准备好温度散发,创造更多的散热途径控制混凝土温度。

9、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最终目的是抵抗不同外来影响对初期混凝土带来的不利后果所采取的措施。相应措施如果能够实施到位,即可防止混凝土过早的干燥、开裂。混凝土能够很好的凝结硬化,这些得利于其内部有足够参与化学反应的水分,如果缺少水分,混凝土表面快速干燥,因此借助外界的温度、湿度可达到预期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这对于居民安全、舒适居住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刘伟权.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4).

[2]赵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