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及角膜中央厚度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3

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及角膜中央厚度的疗效观察

林水龙

(厦门长庚医院361000)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及角膜中央厚度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00例(392眼)白内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50,194眼)与对照组(n=150,198眼),两组均行超声乳化术,观察组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采用上方巩膜缘切口,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及角膜中央厚度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角膜中央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角膜中央厚度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中选择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好,且有利于促进患者角膜细胞恢复,降低术后散光度。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角膜中央厚度

白内障是我国列居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白内障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目前,临床针对白内障尚无特效药物,多采取超声乳化术治疗,通过手术可达到复明的效果,但手术切口会导致角膜散光,而影响到患者术后裸眼视力[1]。因此,如何为白内障患者获得最佳的术后视力,减少角膜散光到最小程度已成为眼科白内障医师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院针对近年来收治的白内障患者采取超声乳化术治疗,并选择两种不同的白内障手术切口,旨在比较两种部位切口的超声乳化术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及角膜中央厚度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自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共300例(392眼),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50,194眼)与对照组(n=150,198眼),观察组中,男性71例(95眼),女性79例(99眼),年龄48~85岁,平均(67.4±4.9)岁;核硬度分级:Ⅱ级44例,Ⅲ级65例,Ⅳ级41例;对照组中,男性73例(91眼),女性77例(107眼),年龄45~88岁,平均(68.2±4.6)岁;核硬度分级:Ⅱ级47例,Ⅲ级66例,Ⅳ级37例。两组性别、年龄、核硬度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患者年龄40~90岁;(3)角膜散光:0.5D~2.0D;(4)术前眼压<21mmHg;(5)晶状体核硬度Ⅰ~Ⅳ级;(6)可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检查;(7)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1)角膜严重退化或高度近视者;(2)有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并发症者;(3)眼部化脓性病变或眼周炎症者;(4)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影响手术顺利进行者;(5)因眼外伤造成角膜不规则散光者;(6)既往有眼部手术史;(7)有角膜混浊、角膜白斑而影响成像者;(8)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术前均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血糖、血压等全身检查及眼部常规检查。

1.3.1观察组。本组患者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常规消毒后,给予0.75%布比卡因(生产单位: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0403)与2%利多卡因(生产单位: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产),批准文号:H20043560)复合麻醉,结膜囊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以一次性切口刀在3点或9点方位行一3.2mm的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将粘弹剂注入前房内,于6点或12点方位做一辅助穿刺切口,沿着顺时针呅向半显微撕囊镊向环形撕囊约5.5mm,用钝头针插入晶状体核层间注水,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碎核并吸除,将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吸除粘弹剂,调整人工晶状体位置,复位上方结膜瓣,随后用卡米可林(生产单位: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国产),批准文号:H10950174)缩瞳[2]。

1.3.2对照组。本组患者行上方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前期消毒与麻醉与观察组相同,于上方沿角膜缘10点半至12点半方位开结膜,将巩膜暴露在外。在距离角膜缘2mm左右位置,以11点至12点钟方位做水平半层巩膜切口,并以此为入口做一3.2mm遂道切口,于透明角膜缘内1mm进入前房,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内,于3点钟方位做一辅助切口,显微镜调整后,沿顺时针方向用显微撕囊镊向环形撕囊约5.5mm,用钝头针插入晶状体核层间注水,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碎核并吸除,将折叠式人工晶体值入,吸除粘弹剂,调整人工晶状体位置,复位上方结膜瓣,随后用卡米可林缩瞳。

1.4观察指标

(1)于手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应用电脑验光仪进行电脑验光以获得患者裸眼视力,仪器为日本Nidek公司生产;(2)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采用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散光度;(3)于手术前后采用超声解膜测厚仪测量患者角膜厚度,仪器为日本拓普康公司提供。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比较(x±s)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超声乳化术是近年来临床治疗白内障的一种新技术,该术式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及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因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将造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因此要提高患者术后视力,降低手术后角膜散光度是关键[3]。因手术切口对角膜散光有一定影响,我国现阶段白内障乳化手术多选择颞侧透明角膜切口与上方巩膜缘切口,两种手术切口类型对术后视力恢复均较好,但对散光程度及中央角膜厚度均有不同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颞侧透明角膜切口与上方巩膜缘切口,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但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选择两种手术切口类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均较好,且视力水平不受手术切口类型与时间段的影响。这一结果与LockingtonD[4]报道的一致。有研究表明[5],白内障患者术源性散光与术前散光的矢量之和为术后散光度,随术后时间变化该数值呈规律性变化。针对散光度来说,通常会受到手术切口类型的影响,会增加垂直经线上角膜曲率,而产生轴位≥45°或≤135°的循环性散光。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随着角膜组织的生长,会增加水平经线上角膜曲率,进而产生轴位≤45°或≥135°的逆规性散光。不同时间的散光程度不同,而切口类型与时间段无交互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角膜散光度均较高,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逐渐降低,而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散光度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较上方巩膜缘切口比较能使术后散光得到更好的控制。

角膜内皮细胞层是一重要组织结构,有利于维持角膜正常生理功能,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手术过程中由于受手术器械的机械性损伤及针头震动的影响而导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也是造成术源性散光的重要原因。因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术野较开阔,不受患者眉弓高度的影响,手术操作较为简单,且无需做结膜瓣,因此对术后角膜恢复十分有利[6]。而上方巩膜缘切口距离较远,本应对角膜形态影响较小,但应受患者眼窝深浅和眉弓的影响,手术操作过程中因术野暴露,致角膜形成较大的褶皱,加之器械活动范围较小,对切口的牵拉力和张力大,而对角膜细胞造成较大的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角膜中央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两组角膜中央厚度均明显提升,而观察组角膜中央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选择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的观察组术后角膜恢复情况显著优于选择上方巩膜缘切口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选择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无影响,但较上方巩膜缘切口更有利于促进患者角膜细胞的恢复,且能降低术后散光度,副损伤较小,但选择超声乳化手术方式应以高负压、低能量为前提,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继康.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4):92-93

[2]OfirS,AbulafiaA,KleinmannG,etal.Surgicallyinducedastigma-tismassessment:comparisonbetweenthreecornealmeasuringdevices[J].JRefractSurg,2015,31(4):244-247.

[3]孙存,接英,张建强.不同手术切口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14):1385-1387.

[4]LockingtonD,WangEF,PatelDV,etal.Effectivenessofcataractphacoemulsificationwithtoricintraocularlensesinaddressingastig-matismafterkeratoplasty[J].JCataractRefractSurg,2014,40(12):2044-2049.

[5]李春丽.同轴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7,25(4):312-315.

[6]李健,梁慷,林小俊.超声乳化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40-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