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罐治疗面部痤疮19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走罐治疗面部痤疮19例

曾志见

曾志见(天津河西东方医院300231)

【中图分类号】R2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423-02

【摘要】目的观察走罐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用背部走罐法治疗19例痤疮患者,2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9.5%。结论走罐法对痤疮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走罐痤疮

痤疮,俗称“粉刺”,常发于颜面及胸背部等处,多为小丘疹和脓疮,易反复发作。笔者自2011年以来,跟随付老师,采用背部走罐治疗座疮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病例来源

19例均来源于天津的一家一级医院,男9人,女10人,年龄最小13岁,最大37岁。病程2个月至2年。

2治疗方法

患者先取俯卧位,暴露其治疗部位,以75%酒精常规消毒,在颈背部涂耦合剂,用广口瓶吸拔于皮肤上,以手握住罐底,做向下前后移动,沿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二侧线从颈背部推至腰骶部,每条经线反复拉行多次,至皮肤出现潮红、深红或起丹痧、瘀结为止。隔日1次,10天为l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制订。

痊愈:皮损消退,或仅遗留色素沉着,症状消失。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改善。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临床症状加重。

3.2治疗结果

19例患者,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5%。

4典型病例

杨某,女,24岁。2011年11月28日初诊。面部突发痤疮、面痒2个月。2011年9月应参加公务员考试,经常熬夜,睡眠质欠佳,月经错后,突发面部初起小颗粒状红色疙瘩,后大面积出现,以脸的两颊部为甚,并且有几个大的脓包,中间呈黄色米粒四周泛红。9月中旬于某院服用西药,反复无效,后也曾服用两月的汤药调理月经和面部痤疮,在服药期间有所改善,但是一停药后又复发。症见面部痤疮,色红,发痒,多在两侧面颊部,如黄豆或米粒大小,个别有脓头,舌苔薄黄,脉滑数,证属肝郁化火。用上法治疗。每隔一天一次,治疗2个疗程后,面部痤疮已基本消退,脸部皮肤也变得光滑,但仍有一些痘痕。

5体会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致肝郁化火,肺胃蕴热等蒸于颜面所致。本法作用于背部,主要在足太阳膀胱经,因太阳主一身之表,在背部走罐不仅可泻阳经之热,还有疏泄瘀滞,调理气血,畅通经脉之效。通过经络传达到脏腑,调整脏腑功能,使皮肤表面衰老的细胞脱落,改善了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从而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加速排除。走罐时所产生的一系列诸如充血、瘀血等变化,加强机体新陈代谢,从而取得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