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诊断胆管细胞癌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多层螺旋CT诊断胆管细胞癌研究进展

蒙志宏

蒙志宏河北北方学院第二附属医院CT室河北075100

【摘要】胆管细胞癌是常见的肝内原发肿瘤类型,其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具有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来该疾病发生人数持续增加,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医疗技术的进步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基础,本文为了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该疾病的诊断价值,首先概述了胆管细胞瘤和播散方式,然后分析总结了CT诊断特征,最后提出鉴别注意事项.【关键词】胆管细胞癌;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17-02

胆管细胞癌主要发生部位是肝内胆管,是常见的原发性肝癌之一,50岁以上的男性为高发群体,且临床症状表现因发生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1].该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认为和结石、慢性感染、胆管分支异常等具有密切联系.因此,胆管结石、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的重要指征.

1胆管细胞癌概述

1.1病变简介胆管细胞癌是胆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其中腺癌为绝大多数,占比90%以上,能够沿着胆管壁生长,且会侵害神经系统,粘液染色试验呈现阳性[2].按照病理分型,可以分为肿块、结节、弥漫型;按照生长情况,可以分为低分化癌、高分化癌、乳头状腺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综合考虑肿瘤的病理、生长、预后等情况,将其分为肿块形成型、管壁浸润型、腔内生长型三种.一般来说,前两者治疗预后效果差,后者预后效果较好.在临床症状上,患者典型表现是黄疸,同时可能伴有腹部疼痛、感染、体温升高等.

1.2播散方式如果肿瘤发病部位是肝内、肝门区、肝外胆管,则会逐渐侵犯胆管壁,向肝窦区域生长.或者对门静脉造成侵害,形成门静脉瘤栓,导致和原发肿瘤融合,增加了病灶体积,表现为分叶状、不规则状.如果肿瘤发病部位是腔内,会阻塞胆管,初始体积小,但会沿管壁生长,并且向肝门进展.乳头状腔内肿瘤仅仅在黏膜层生长,不会对管壁造成损害,但是具有容易脱落的特点,会在附近的胆管种植,最终形成多个病灶.

2CT诊断特征分析2.1间接特征在肿瘤或胆管阻塞的影响下,胆管扩张比较明显,形态发生扭曲变形,表现为柱状、藤状,这是影像学检查的间接特征.其中三维重建可以明确病变发生部位,但是无法准确判断病变类型.

2.2直接特征就目前而言,切除肿瘤才能够实现治疗效果,因此术前对肿瘤的病变范围、类型、涉及组织进行准确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3].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2.2.1肝内胆管型瘤体一般较大,内部纤维基质含量多,外部形态表现为灰白色实质鱼肉样.CT影像学特征是:肿瘤的边缘存在波浪状,内部存在坏死区,可能向门静脉侵犯,从而出现较多小病灶.增强扫描显示:瘤体周边呈现环状增强,处于延迟期会向中央进展,在内部纤维组织的影响下,延迟增强时间较长.另外,图像上可以清晰看出病灶的多中心表现.

2.2.2管壁侵润型瘤体沿着胆管壁生长,形态主要是分支状、长条状,胆管发生狭窄或者梗阻,因此无法呈现出肿块的征象.CT影像学特征是:瘤体近端的胆管发生扩张,受累胆管则显示不清,或者发生狭窄.

2.2.3胆管内生长型瘤体一般是乳头状腺癌,是由上皮细胞、纤维血管等组成的.这些瘤体体积较小,表现为息肉状,沿着胆管的黏膜生长,且涉及到胆管的各个节段.瘤体晚期会阻塞整个管腔,从而产生肝管扩张,和动脉瘤类似.增强扫描可以显示出软组织肿块,相邻管壁边界清晰;但如果瘤体较小,或者和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则无法明确显示.

2.3肝外胆管细胞癌该类肿瘤可以出现在肝外胆管的任何部位,其中以上部1/3处为主,占到总数的50%以上[4].患者病变胆管明显扩张,周围组织受到侵犯.另外,肝门区胆管癌根据病变程度可以分为I—IV四个类型:I型:瘤体仅存在于肝总管近端;II型:瘤体涉及肝总管、肝管汇合处;III型:瘤体涉及肝总管、肝管汇合处、左或右肝管;IV型:瘤体涉及肝总管、左右肝管[5].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2.3.1肿块形成型瘤体大小在1—2cm,会导致管腔阻塞,或者侵犯周围组织,而且CT检查能够明确发现胆管扩张.增强扫描显示:大部分瘤体密度较低,且会发生渐进增强,此_______时肿瘤密度、肝实质密度差值最大.延迟扫描可以观察到更多瘤体的特征,一般为对比剂注射后的10—20分钟.2.3.2腔内生长型瘤体存在于管腔内部,表现为息肉状,早期仅仅局限在黏膜,晚期则会侵犯到全部管壁、甚至腔外.该类型的肿瘤容易破碎,或者阻塞胆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胆管扩张[6].CT扫描表现为基底肿块,附着管壁厚度增加,肿瘤会随着内膜扩散,形成多个病灶.2.3.3管壁浸润型瘤体侵害到胆管,胆管壁厚度增加1cm以上,管腔发生狭窄或闭塞,甚至对全部胆管、肝内胆管造成影响.增强扫描显示:胆管呈现环状,管壁增厚,通过三维重建可以明确病变细节.

3多层螺旋CT诊断进展

3.1成像技术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图像更加精准,对于胆道真实情况的反映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层面重建、密度投影重建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其中,曲面重建技术可以呈现出不规则的解剖关系,可以明确观察到胆管长度、肿块性状、和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在张海萍的研究报道中[7],对34例患者分别采用CT诊断和MRI诊断,结果显示CT诊断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7.1%,均高于MRI诊断的97.1%、88.2%;在图像质量上,CT诊断成像质量更高.

3.2鉴别诊断方式肿瘤位于肝内,需要和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进行分辨.肿瘤位于肝外,肿块形成型需要和胰腺癌、十二指肠肿瘤进行分辨;腔内生长型需要和胆道寄生虫、胆道结石进行分辨;管壁浸润型需要和各类胆管炎进行分辨[8].4小结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问题.胆管细胞癌具有病情重、预后差的特点,提高诊断质量有利于临床治疗.就目前而言,肿瘤标记物是否可以作为常规检查手段,尚且存在争议;考虑到早期病变的局限性,轴位扫描现象效果差,CT诊断则能够明确病变部位和肿瘤类型,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质量.

参考文献[1]彭德红,肖立志,肖恩华,等.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动态扫描及临床表现特点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1):51-54.[2]任岩,冷冰,周鹏,等.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7):512-514.[3]王燕梅,余长智.胆管细胞癌的CT、MRI影像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10(2):70-72.[4]常进,郭一清.肝脏外周型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4):526-528.[5]董延鸣,徐伟,石渠,等.多期螺旋CT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荟萃,2011,26(22):2006-2008.[6]冯建青.螺旋CT在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4,31(7):217-218.[7]张海萍.CT和MRI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14):437-440.[8]崔树彦,刘莲,刘燕超,等.病毒性肝病合并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多期螺旋CT表现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4):3846-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