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晓艳

李晓艳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人民医院呼吸RICU江苏无锡214400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护理干预后氧分压高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心率、呼吸频率及CO2分压低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前后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偶提高疾病抢救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吸内科;重症患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396-02

本文就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具体护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本次护理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有28例,女性有26例,患者年龄在15至83岁,平均年龄为436岁;基础疾病:支气管哮喘有1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有22例,慢性支气管炎有17例,支气管扩张有4例,肺癌有1例。

12护理干预方法

121病情护理:对患者发病先兆症状和病情进行观察和判断,同时对其呼吸状况、痰液量、心率及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护;对患者发病因素、并发症状进行严密观察和记录,并在疾病发作高峰时段加强巡查和护理;若患者出现缺氧症状,需及时给予吸氧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和记录,并依据患者病情调整吸入氧流量,同时做好血气指标监测工作。

122心理护理:由于呼吸内科疾病重症患者常常容易出现胸痛、咯血、气促及咳嗽等症状,容易让患者产生紧张不安、绝望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对患者病情康复造成一定影响[1]。所以医护热源必须依据患者心理,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以消除患者内心顾虑,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工作。

123环境护理:良好的病房环境能够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并利用湿式清扫方式进行清理,并保证病房内通风采光,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同时医护人员护理操作,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交叉感染现象的产生[2]。

124通气护理:及时将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清除干净,以式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必要时可给予吸痰或者吸氧等治疗;对呼吸急救医疗器械、指标变化、功能参数等进行观察,以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现象;对患者呼吸参数、血气指数进行观察和记录;对患者病情和意识状态进行观察,若患者出现烦躁不安、严重缺氧或者大量出汗等症状,并及时观察给氧气囊是否存在漏气或者脱落等现象;为了避免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产生,应给予气道湿化措施,并控制吸入温度,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125用药护理:医护人员应按照医嘱要求,对患者临床药物注射速度及用药后反应进行严密观察和记录。受体兴奋剂型药物存在一定抑制介质,能够提高气道黏膜清理能力,因此在使用气雾剂时,需对患者心率指标进行监测[3]。糖皮质激素具有松弛平滑肌、抗炎症及抗过敏等优点,在呼吸内科疾病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在用药治疗中,可通过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3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所有数据都以统计学软件SPSS170来处理,计量数据用(χ±s)来表示,护理前后结果以t检验,如果P<005,说明护理前后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护理干预后氧分压高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心率、呼吸频率及CO2分压低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前后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大多数呼吸内科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等特点,对患者生命质量带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时可能处于病情危急状态。因此,不仅要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同时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关注,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避免患者病情不断恶化,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表156例患者护理前后血气指标对比分析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病情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通气护理及用药护理等干预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病情,能够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使病情危急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能够降低患者内心顾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可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通过通气护理,能够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对患者用药进行指导,能够有效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血气指标得到显著性改善。

总之,给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疾病抢救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呼吸内科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7(19):8788

[2]孔彬,冯琼.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08):6566

[3]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6(1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