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原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原因分析及对策

赵婷婷

赵婷婷(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1)

【关键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350-02

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不受透析设备和人员的限制,方便、易于操作,可居家治疗等优点[1]。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简称PD)治疗中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会导致患者住院率增加、腹膜功能丧失、残余肾功能下降、放弃PD治疗[2]。现就近年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研究中的原因及对策综述如下。

1感染因素

1.1腹透管植入术时污染腹透管植入本身就是感染的危险因素,细菌可以移植至导管,生物膜的形成使抗生素治疗不易消灭病原菌[3]。因此行腹透置管术时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格无菌操作,以切断感染途径。

1.2操作不规范由于患者无菌观念淡薄或缺乏,操作不规范是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4]。有报道高达50%的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是由于操作不规范引起的[5]。黎伟等人研究中有73.9%的病例是由于操作不规范发生腹膜炎[6]。随着透析时间延长,透析过程中患者无菌观念可能逐渐淡薄,增加了腹膜炎的发生几率。具体表现在:操作者不戴口罩,洗手不规范、触摸接头、透析液口及加药口污染、一次性碘伏帽重复使用等。须加强对患者腹透操作的系统培训,严格考核,定期回访,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监督透析操作的执行情况,提高患者依从性。

1.3导管出口处感染由于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卫生习惯不良,导管固定不妥当,裤带损伤所致。表现为出口处皮肤发红、肿胀、疼痛,有脓性分泌物[7]。应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扭转,运用“一看二按三挤压”观察透析管皮肤及出口处情况,规范换药,保持出口处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1.4肠道感染尿毒症时肠壁可发生病理性改变,且因免疫力低下,腹腔局部防御机能减退,肠道感染时细菌可通过肠壁或淋巴途径进入腹腔使病人发生腹膜炎[8]。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新鲜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忌食生冷辛辣油煎炸的食物,防止腹泻。此外,食具要经常消毒,避免感染,发生感染后积极治疗。

1.5其他近年发现血源性腹膜炎也是病原菌入侵腹膜的途径之一。如先前有呼吸道感染和链球菌血培养阳性的患者发生上述菌相关性腹膜炎需考虑血源性腹膜炎[10];腹腔脏器感染或女性盆腔感染时,细菌也可直接进入腹腔[9],再加上腹膜的防御机能减退,也使患者容易发生腹膜炎。

2营养因素

CAPD患者由于食欲差,小分子溶质清除不充分,蛋白质和氨基酸从透析液中丢失以及反复发生腹膜炎,可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7]。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抵御细菌的能力降低,易并发各种感染。所以,营养状况较差的腹透患者发生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相对偏高。王青通过门诊随访观察76例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发现,CAPD感染性腹膜炎与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密切相关[11]。黎伟等人观察135例CAPD患者发现,如果患者营养状态差(血红蛋白≤80g/L,白蛋白≤35g/L)则较容易发生腹膜炎[6]。应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调配,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并摄入适量的钠、钾、磷,保证充足的热量,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3患者的基础疾病

有报道,在不同基础疾病与腹膜炎发生的关系中,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及马兜铃酸肾病的CAPD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较少,而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CAPD患者腹膜炎的发生明显增加[12]。也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为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6]。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更易患腹膜炎,可能由于这些患者普遍患有不同程度的眼疾,视物不清,且手眼协调能力差,持物不稳,或者在透析液中加入胰岛素时不能遵守无菌操作所造成的[13]。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病,遏制恶性循环。

4患者文化程度、居家环境、年龄、卧床等因素

骆素萍等研究显示,家居环境好、文化水平高的患者腹膜炎发病率低于家居环境较差、文化水平低的患者[14]。此外朱凤香等人认为中壮年者,感染机会少,老年机体抵力差,长期卧床,腹腔感染的机会明显上升[15]。也有报道显示40岁以下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40岁以上的患者[16]。要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认识,指导患者改善居家环境,创造良好的透析条件;积极鼓励患者起床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5其他因素

复诊次数对腹膜透析发生相关性腹膜炎有一定的影响[17];腹膜炎在夏秋季节相对冬春季节较多,炎热的天气,相对出汗较多,易发生感染[18]。保证环境清洁,重视家访或定期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居家腹透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操作中的不足,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定期体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

参考文献

[1]张洪艳.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常见原因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2011,01(24):265.

[2]余学清.腹膜透析治疗学[M].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44~154.

[3]刘国香,周巍.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1(11):12-14.

[4]刘伏友,彭佑铭.腹膜透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2—438.

[5]苏伟平,邹朝辉,苏晓燕.16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50-51.

[6]黎伟,廖蕴华,薛超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7,28(8):1292-1293.

[7]赵秀秀.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0,,1:17-18.

[8]殷晓红,张晓辉,何佩佩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7,6(9):612-613.

[9]赵正焕.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0例原因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7):68.

[10]何建静,廖蕴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因与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1):116.

[11]王青.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及对策[J].论著,2007,45(7):14.

[12]王秀芬,林琼真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08,23(1):38-39.

[13]王桂英.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221-222.

[14]骆素萍,王兰,全蕾.持续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82-883.

[15]朱凤香,王瑜.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原因分析与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6):100-101.

[16]黄承国.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5(24):107.

[17]杨军,张燕,许清玉.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16-1218.

[18]李慧娟.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