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2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张波,高晓华

张波;高晓华(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哈尔滨150027)

摘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党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123-0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那么,高校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有力、有效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发挥高校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就要高质量地讲授政治理论课程。要生动的高质量的讲授高校政治理论课程,要认真学习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深刻领会和把握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基本要求;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备课会和教学观摩活动等,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妥善处理好高校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关系,注重教学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2支持高校学生创立理论研讨组织的发展

任何有效的教育,都是教育与自我教育两个内在统一的过程。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支柱,就必须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活动。近些年来,高校涌现的大量学生理论研讨组织,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大众化,就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发挥好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团,逐步形成校、院(系)、班三级网络;要为理论研讨组织配备学术造诣较高、热心学生公益事业的专家学者担任指导教师;要在理论研讨组织进行建立党团组织的试点;要为理论研讨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活动提供活动的场地和必要的经费。

3突出高校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功能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达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指导社会就是从理论认知转化为理论实践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因此,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突出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实践,知行结合,在实践中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实践服务团、宣讲团、考察团,支持、指导大学生到社区、企业和村镇中宣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真正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经费,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顺利开展;要在专业实习、军事训练、劳动、勤工助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活动中有机渗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努力争取和借助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社会指导基地建设。

4增强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相关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全方位的理论系统,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高校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必须在各类学科特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关联上狠下功夫。一是高校专业课特别是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设置,必须要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观点与各门课程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于教学之中;二是利用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参考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集中力量,加强研究,进行理论创新。三是借鉴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设置上的经验,相互学习,进行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探索和改革。

5突出网络在校园理论学习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突出网络在校园理论学习中的作用,通过校园网开辟理论学习的阵地,开展互动式学习和开放式学习。一是在有关主题网站或网页中开设“理论辅导”、“学习动态”、“文章点评”、“师生对话”或“专家在线”等互动性比较强的栏目,就学生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开展有关问答以及讨论、对话等交流活动。二是要为有关主题网站、网页或栏目及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推介有关学习书目。三是通过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网站,设立学习、宣传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题网页或栏目。四是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生公寓在理论学习阵地的基础作用。学生公寓作为高等教育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新鲜事物,随着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和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公寓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成才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鉴于此,高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发挥学生公寓在理论学习中的堡垒作用。为此,就要做好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辅导员进公寓,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进公寓,组建学生自我管理的社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进公寓,学生综合考评进公寓等工作。五是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优良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能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6利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一要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电视、网络、橱窗等宣传阵地,营造学生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氛围。二要使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三要加强校园精神和校园环境建设,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和体育活动中。

总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在高度重视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之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多渠道和多阵地的建设,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网络和体系。与此同时,加强理论研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积极探索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思路、新举措,是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举措,以此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胡锦涛.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N].文汇报,2007-10-25.

[3]中国共产党章程[N].文汇报,200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