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段小莉

段小莉

(铜川市印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727007)

【摘要】近几年来,国家食药监局虽然加大了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监督管理,根据中药饮片监督检查的工作实际,分析当前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并从中药的来源、加工炮制、储存保管、购进渠道及监管方面提出改善中药饮片质量的措施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中药饮片质量现状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025-02

中药饮片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汤剂的治疗效果。今年国家局抽检的蒲黄等10个品种772批样品中,经检验93批不符合规定,且以染色、增重、掺伪、掺杂等问题比较突出,说明当前的中药质量不容乐观。

1中药饮片质量现状

1.1中药饮片来源问题

1.1.1品种混淆:由于历史原因和用药习惯不同,造成中药饮片来源品种混杂,导致临床疗效难以保证。例如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现象普遍存在。

1.1.2产地名不符实:中药有很强的地域性,药材的有效成分与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息息相关,尤其土壤成分对药材的影响极大,道地药材即是生态环境与药材品种的最佳统一[1],因其品种优良、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而沿用至今。

1.1.3采收加工问题:采收中药材的方法、时辰、季节和年份对药材的质量都有影响。目前,存在部分药材还没有到采收期或最佳采收期即被采摘入药,如采收薄荷应在花期,但为了产量高,有人在果实即将成熟时才采收[2]。除另有规定外,药屑杂质通常不得超过3%[3]。但市售中药饮片其药屑杂质有不少超过规定量。如全草类饮片中混有较多泥沙;杏仁、桃仁混有外壳;山茱萸中混有较多果核等。

1.2中药饮片炮制不规范问题

1.2.1炮制太过或不及:如炒制时间过长,火力过大,导致炒黄的焦化、炒焦的炭化、炒炭的灰化、粘锅、砂烫的焦化沾砂;大小片不分,翻炒不均匀,导致炒制品色泽不一;冷锅下药,导致王不留行炒成“僵子”;川乌、草乌炮制不及造成中毒等。

1.2.2使用辅料不当:比如须用炼蜜炮制的款冬花、紫菀、甘草、黄芪等,改用饴糖代替炼蜜或者用水稀释生蜂蜜、或炼蜜投放比例不够等进行炮制,减弱了蜜炙品润肺止咳、补脾益气的作用。

1.2.3不按规定的工艺炮制:如胆南星,用矿物粉加少量胆汁伪制而成;制何首乌用生首乌片经水煮、加铁黑染色伪充,不但严重影响临床疗效,而且给患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1.2.4炮制规范不统一:我国各省、市炮制标准的差别较大[4]。

1.3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问题

1.3.1仓储设施较差,有的药品经营使用单位不注重改善中药饮片的储存条件,贮藏空间狭小,卫生条件差,未配备与储存中药饮片相适应的调控温、湿度、通风、避光、防潮、防虫、防鼠、防尘、防火、防污染等设施设备;有的将饮片直接用编织袋或塑料袋封装或不封口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药饮片的质量。

1.3.2储存养护不当,导致中药饮片发生质量变异。有的单位疏于管理,对储存的中药饮片不能定期进行检查养护,导致一些含糖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较多的中药饮片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出现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等变异现象,影响了中药饮片的质量。

1.4中药饮片购进渠道不合法

1.4.1个别供货方授权委托人受利益驱动,私自采购中药材,自行加工,利用合法的中药饮片生产或经营企业资质证明文件,通过回收其外包装袋、标签、合格证明等,对自行采购加工的中药饮片进行分包装,导致不合格的中药饮片增多。

1.4.2有些经营、使用单位存在从合法企业购进一部分中药饮片,留存企业资质及饮片包装标签应付检查,实际销售使用的则是从中药材市场购进的饮片,或者从农民手中收购,自行加工的中药饮片。

2改善中药饮片质量的对策

2.1规范中药材种植、采收及初加工:应建立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GAP对中药材的品种、产地、种植、采收、加工等一系列过程进行了规范和管理,是中药材生产总的指导原则。

2.2提高中药饮片炮制质量:一要根据中药性能和临床用药需求,严格按照《中药炮制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对药物进行炮制;二是在生产第一线必须有大批熟练的技术操作人员,承担对饮片的炮制和技术指导,以保证炮制品符合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

2.3加强中药饮片储存管理:配备贮藏中药饮片所需的空调、冷藏柜等设施设备,保证室内清洁、干燥和通风,温湿度符合储存要求,确保经营使用的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2.4严格审查供货方资质:经营使用单位在购进中药饮片时,要按照新版GSP要求和国家局《关于加强中药饮片监督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11]25号),严格审核,把好采购关。

3加大监管力度,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3.1加强中药饮片生产、流通环节的检查:一是加大对合法中药饮片生产厂家GMP执行情况的有效监督,采取跟踪检查和突击检查的办法,检查原料药的质量和饮片的加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二是加大对中药材市场私自加工、销售中药饮片的违法行为的查处。三是严查经营企业进行饮片分包装,改换标签、挂靠经营等行为。对检查发现的生产、经营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定期公示、通报,促使企业依法规范生产、经营。

3.2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加强购进、验收、储存、养护、调配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做好进货查验和养护检查记录,药监部门要对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讨论

中药饮片是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中医临床用药的最主要形式,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疗效和中医临床的治疗效果,因此,加强中药饮片管理,要从源头抓起,规范中药饮片的炮制、储存、购销渠道,加大对中药饮片的监管力度,才能逐步改善并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为公众提供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敏,毛正银.影响中药饮片疗效的因素分析[J].首都医药,2010,1(1):30.

[2]梁晓娟.中药饮片行业第三方物流中心建设[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0):2068-2069.

[3]《中国药典》,2010版第一卷附件二Pis,中国科技出版社.

[4]陈利满.浅谈基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现状及监管对策[J].海峡药学,2012,(10):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