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护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于红霞张洁冰陈巧力曹迎凤田芬霞

于红霞张洁冰陈巧力曹迎凤田芬霞(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沧州061001)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3-0276-01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而创新能力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取决于创造教学的实施。在护理教学中首先将学生带入创新意识的境界之中,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技能操作能力,使学校培养出来的护理人才,在职业能力方面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护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专业教学的发展。为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我们必须由传授知识型的应试教育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转变[1]。笔者就护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敏捷性思维及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自学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人以渔,实质上就是教会学生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在思考过程中,应训练学生系统的思考问题,注重思维的有叙性,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们往往通过独立思考问题,才能掌握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2]。通过培养学生敏捷性思维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又可学习新的知识,使学生走向社会时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2开阔科技视野,促进思维发展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每天都有大量新的科学知识、技术产生,知识的巨大发展必然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高职护理教育让学生不断接触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是开阔学生视野,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高职护理教育让学生不断接触现代护理知识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实训操作,到医院见习等实践活动,不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极大地增加,从而促进思维发展。开拓了创新的思路。

3加强实践活动,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高职护理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学。只要学会自学,才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思考中,要勇于探索,敢于想象,不墨守成规[3]。培养“开拓型”人才,即创新型人才。鼓励学生学会创造性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小的方面入手,多观察、多实践。要用整体观念和系统方法精心设计,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

高职护理教学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岗既能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安排,通过思考,让学生在“思”中“学”、“疑”中“思”,最终找到开疑的钥匙。实现从认识中发展、思考学习,开阔思路,成为真正的创造者,帮助学生从“学会”转变到“会学”上来。教师从知识情景中创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的思维能力[4]。“兴趣是成功之母”,有了兴趣,就有追求,就能克服困难,培养出积极、主动、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出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护理理论和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探索,使其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任务,自然地培养其创新能力。还为学生提供思维媒介、场所,连接其思维纽带,传递思维方法,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从中想出方法、技巧。在其过程中善于设障,善于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在时时有新问题、处处有矛盾中疏通思维渠道,使培养的护理学生上岗即能用。

从多角度观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在生活中、在交往中,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通过独立思考,发挥广阔的思维空间,拿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训练学生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护理学生将来到临床与病人接触后,能与不同的病人打交道,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根据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特点,还应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礼仪、修养、伦理、道德、性格等方面非智力因素的陶冶和培养。

4小结

总之,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高职护理教育也不例外。高职护理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创设适宜学生创新素质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将学生带入创造教学的境界之中,培养出新世纪创新性的护理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嘉.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大有可为[N].中国教育报,2001-2-20.

[2]陈凤英.更新教育观念是21世纪教师的重任[N].中国教育报,2001-2-25.

[3]刘大宇.创造教学的境界[N].教师报,2001-2-20.

[4]陈舒怀.实施创新教育,走教学管理现代化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