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缺失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幼儿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缺失与对策

李瑞波

李瑞波(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高仓中心幼儿园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德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文明礼貌;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135-01

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时期,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正如洛克的白板说,这时的幼儿就像一张白纸,任由环境以及我们成人来渲染和涂抹,那么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培养幼儿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幼儿园里,在各个不同的班级里面,有些孩子很主动的和客人老师问好、打招呼,显得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而有些孩子却要经老师的再三提示,才腼腆的和客人问声好。更有甚者有的家长见到老师面带微笑,侃侃而谈,而有的家长见到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躲藏不及,这难道不是家长的影子在孩子身上的映射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自尊自重,讲文明,懂礼貌,并更进一步的能影响到我们周围的人群身上呢?结合我们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家长人群的综合素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文明环境,营造礼貌氛围

我们幼儿园统一布局,各班独具匠心,为了给孩子创设一个文明礼貌的环境,我们从最基本的出发,一进门厅处,简简单单的一句“欢迎来到幼儿园”,体现了老师们的爱,让我们的孩子和家长感受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紧接着,各个活动室门口的“请进”“谢谢”“欢迎来到某某班”等等让孩子深入到文明礼貌的氛围里,潜移默化的形成礼貌习惯。其次,各个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班级活动区域、盥洗室、睡眠室等经常接触的地方,布置上幼儿易于接受的文明习惯,像是中一班睡眠室门口的小猫咪提醒“我们在睡觉,请不要大声说话!”;中二班洗刷间的“小心地滑,防止摔倒”;大一班饮水吧处的“排好队伍,不争不抢”;大二班衣帽橱处的“请叠整齐”等等,在充满礼貌的环境中,孩子自然而然懂礼貌了很多。另外,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师主动像小朋友问好,说再见、请怎样等,和家长、同事交流时,时刻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注意言谈举止要大方合体,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这个文明的环境里,我们的孩子天天在进步,见客之礼,待客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种习惯。

二、渗透一日生活,注重行为训练

文明礼貌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年龄小,做事缺乏持久性,为使文明礼仪教育成果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文明礼貌教育进主题。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礼貌教育培养计划,不断从生活中发掘主题,经过教研反思,进行统一的集体礼貌教育活动,像小班的语言活动《小熊请客》教孩子学会,当小主人,学习“请”谢谢等礼貌语言,中班的《小花鸭找朋友》教会幼儿懂礼貌的孩子才能找到好朋友,大班的绘本教学《大熊的拥抱节》教会幼儿要友好对待朋友,也要学会宽容,原谅朋友等等,教师不断的引领孩子将礼貌回归生活,帮助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还通过具体的渗透表演来展示,学会交流,学会相处。

(2)文明礼貌教育走进一日生活。在游戏、入园、进餐、入厕、午睡、户外活动等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情境,同时对每个环节的行为提出具体要求。如入园:要求幼儿仪表整洁、进园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父母说再见等;进餐:保持桌面干净,爱惜粮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养成餐后自觉收拾餐具,饭后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入厕:要求幼儿互相礼让,便后洗手做到节约用水,喝水时按照需要接一定量的水;午睡:要求幼儿安静入睡,不打扰其他小朋友,将鞋子、衣服摆放整齐,起床时自觉整理床铺。户外活动时:要求幼儿讲话文明,不争抢玩具,懂得谦让,并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形成友好的同伴关系。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行为不断得到提醒与强化,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3)文明礼貌行为在区域游戏中巩固。幼儿喜欢玩区域游戏,特别是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等,我们将孩子的礼貌教育渗透在区域游戏之中,在活动室区域布置与材料投放及游戏设置上都尽量接近这几类游戏,像是大一班的“爱心医院”,进区规则开始,就明确了一定的文明习惯,如看病时先排队,请安静等待,不要大声喧哗等,在幼儿扮演医生与病人的过程中,医生要询问病情,病人要讲述病情,这一环节要用到的礼貌用语可不少,像是“请问”“谢谢”“不客气”“请拿好您的药”“请慢走”等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礼貌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提升。此外,大二班的“喜洋洋超市”、大三班的“美发屋”、中一班的“巧手工作室”、小二班的“汽车城”、小一班的“娃娃家”等等区域的设置,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待客之道,知道遵守公共秩序,买东西排队和伙伴交流要用礼貌用语,“爸爸”“妈妈”要关心“孩子”,“孩子”要尊重、体贴“爸爸、妈妈”等等。孩子们不断地交换角色重复进行游戏,礼貌行为得到了及时的强化与巩固,为了让礼貌用语产生行为效应,让幼儿真正养成习惯,我们要求幼儿将游戏中对角色的礼貌要求迁移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鼓励他们坚持这样坐下去,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教师树立榜样,身教胜于言传

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充分说明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根据幼儿可塑性强的特点,除了要求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外,我们老师更应该严于律己,为幼儿切实做好表率,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像是每天坚持做到笑脸相迎每一个幼儿和家长;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和每一位小朋友交流时温和有礼貌,就像朋友一样;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启发带动下,我们园的孩子们都能够主动与教师、小朋友问好,打招呼,与家长说再见,和伙伴友好相处等等。

总之,文明礼貌教育应是在教师长期、不懈地引导与教育下,让幼儿养成的一种习惯。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会给幼儿积极情感的培养和其交往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所以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健康、活泼、品德良好的优秀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