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读写绘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绘本读写绘教学初探

左孝玉

左孝玉(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建国实验小学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近几年来,绘本已悄无声息地成为赤手可热的阅读教材。绘本可以培养孩子的美学素养,发展艺术教育,更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本论文主要以低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并结合低年级写话,初步探究绘本阅读对低年级写话之间相得益彰的效果。

关键词:绘本阅读,低年级,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4-0140-01

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并搭配文字,通过连贯的画面来表现内容的书籍。绘本,超越语言,跨越文化,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个宽广的想象世界,更能够开阔儿童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又如何采用恰当的方式让绘本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愉快阅读,置身其中,穿越绘本,轻松写话。“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标)对低年级学生写话要求。很多学生的写作兴趣恰恰从低年级开始就逐渐减弱,自然会产生抵抗情绪,如何激发学生写话兴趣,并成为提高他们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细赏画面,从读开始

绚丽的色彩,可爱的画面,是绘本吸引儿童的最大魅力所在。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起着主导思维的作用。是儿童阅读快乐的主要源泉,我们可以借助绘本那富有意趣的画面,激发学生阅读愿望,丰富他们的想象思维。低段儿童思维是由形象到抽象发展的,因此,绘本教学中“图”常常比较粗糙,有的甚至画面枯燥,毫无童趣,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绘本精妙的构图,生动形象低段画面恰好能弥补这一点。在孩子们饶有兴致的欣赏、探索下,其画面内容,已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自然也丰富了他们的阅读文本的本质。此时,利用读把他们头脑中的画面转化成语言,正能起到阅绘本学生说内容的训练。如在阅读《不一样的卡梅拉——我想去看海》中,中间有页写了卡梅拉离家独行遇到了很多艰难。只有短短一句,却配合了生动的两幅插图。在阅读中,孩子们借助两张画面,立刻从下雨的天气,崎岖的山路和卡梅拉痛苦的表情中发现了其中的“艰难”。凭借着一双细心观察的眼睛,他们是这样描述卡梅拉艰难的旅途的:一个昏暗的夜晚,下着大雨,卡梅拉走在一条山路上。到处找不到躲雨的地方,只好冒雨前进。前面突然出现一座木板搭成的小桥。木板很滑,它只好十分小心地移动着自己的脚步,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掉下万丈深渊……凭借着画面,孩子们把卡梅拉的处境读懂了,更学会了利用画面,发展想象,具体地描绘出“旅行艰难”。

二、鲜活仿写,体验文本内涵

绘本《我爸爸》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语言也比较浅显,当读完第三遍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写话练习:也为你爸爸画张像,并写上一句话。要求:按照“我爸爸像一样。”

孩子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创作更是精彩纷呈:爸爸像狮子一样凶猛;爸爸像大侦探一样勇敢;爸爸像我的布娃娃一样可爱;爸爸像王子一样威风……

看到孩子们精彩的创作,我又让他们按照“像一样。”

继续仿写。他们发散思维,有的说“老师像花朵一样漂亮”,有的说“妈妈像泰迪熊一样温柔”,有的说“花朵像蝴蝶一样美丽”,还有的说“某某同学像猴子一样调皮”……

最后,我让他们选择两句描写相同人物或事物的句子,将两句合并为一句,按照“像一样,也像一样。”

通过孩子们的反复阅读,练习写话,反复修改,以及师生交流,这一句句话中折射出了孩子们对爸爸最真切的感受,以及对亲人的真挚的爱,不仅运用了句式,而且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三、大胆扩写,唤起写话欲望

打开绘本《蚯蚓的日记》,首先让孩子们观察封面,说说获取的信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读画能力。孩子们很容易说出这本书讲得是蚯蚓写日记的故事,还从封面上了解到蚯蚓如何写字,比如有学生说他看到蚯蚓坐的板凳跟我们不一样,是个瓶盖,进而孩子们猜测可能是啤酒瓶瓶盖,可能是可乐玻璃瓶瓶盖……还有蚯蚓的桌子也不同,竟然是个大蘑菇……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孩子们观察图画时的不慌不忙也让我感到意外,最后有孩子置疑蚯蚓的日记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于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孩子们走近日记,了解日记,走进生活中常见又陌生的蚯蚓。这次阅读后,有孩子告诉我,他也想学蚯蚓写日记,甚至有孩子把已经模仿的日记拿给我看。我班的孩子开始写日记了,没有强求,没有规定,也没有刻意纠错,任其发挥,不知不觉,班里竟涌现出不少日记大王。后来还从学生的日记当中知道,阴雨天里好多孩子下课后都跑到操场寻找蚯蚓、观察蚯蚓去了。

就这样反复阅读,每一次孩子和我都有惊喜,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记得第三遍去读《蚯蚓的日记》,我们又足足花了三节课的时间,看到孩子们非常好奇开心地尽情发挥,我又怎舍得打断孩子的想象力?看孩子们高涨的情绪,就在这次阅读之后,我试着布置了一个学习写作的任务,就是在这本书的蝴蝶页里任意选择一幅画,再模仿蚯蚓的日记,帮助蚯蚓再完成一篇日记。不强求每个孩子都写,也没有字数要求,随意发挥。当看到孩子们的成果展示时,又是意外的惊喜,比如孩子们更喜欢“第一天上学”和“爸妈的结婚纪念日——恶心”这两个话题;从日记里发现孩子回家躺在床上真的做了一回小蚯蚓;好多孩子还给日记配上了图画,创作了绘本日记……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创作的小天使。

四、灵动续写,提高写话能力

绘本《逃家小兔》和《晚安,月亮》绘图是同一作者,所以这两本是结合起来精读的。小兔的调皮惹人喜爱,孩子们津津有味,并且在每一次小兔变身之后都会让他们猜测一下兔妈妈又会有怎样的变化。让孩子在脑海里呈现“小兔逃,妈妈追”的画面,然后翻到下一页呈现结果,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一样的惊喜,最后再试着角色扮演,体会小兔的情绪和兔妈妈的心情。后来在阅读《晚安,月亮》里,孩子们竟细致地发现与《逃家小兔》类似的画面,前后对比,发现异同,身临其境,最后在一切沉寂下来之后,安静地说“晚安”。为了进一步提升孩子的写话能力,我留了一个写话作业,让他们回家也找找,想想你还会对谁说晚安,把它写下来。后来经过再读与指导,孩子们二次呈现出来的阅读成果已能模仿诗歌的形式,把要说的话写成了一首题为《晚安》的诗歌,甚至有的可爱的孩子还有模有样地写了朝代与作者。

总而言之,观察和想象是绘本的特质,而写作,也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较为成熟,而文字符号尚未成熟的关键时期,绘本可以帮助他们来到快乐的花园,在这里徜徉图画,聆听故事,丰富想象,积累语言,学习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