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治疗月经过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中医辩证治疗月经过少

李晓姝

李晓姝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157000)

【摘要】:对中医辩证治疗月经过少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月经过少患者102例,患者临床表现各有不同。:经我院中医治疗后患者,痊愈86例,显效8例,有效5效,无效3例。:对于月经过少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效果好,不易反复,安全有效。

【关键词】中医辩证;月经过少;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339-02

月经周期正常,是指经血排出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行经时间1~2天,甚或点滴即净者,称为月经过少,亦称“经水涩少”、“经水不利”、“经少”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月经过少患者,患者中血虚36例,中气虚患者29例,阴虚18例,肾虚16例,肝郁气滞各3例,患者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1.2辩证诊治

主要根据月经色、质的变化以及发病的情况进行辨证。如经色淡,质稀,多属虚证;经色紫黯有块,多属血瘀;经色淡红,质稀或黏稠,夹杂黏液,多属痰湿。如经量逐渐减少,多属虚证;若突然减少,多属实证。并结合兼证及舌脉进行辨证。

本病虚多实少,或虚实夹杂。治法重在濡养精血,不可恣投攻破,以免重伤气血,使经血难以恢复正常。

1.2.1肝肾亏虚

1.2.1.1主要证候经行量少,色淡黯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小腹冷,夜尿多,舌淡苔薄,脉弱。

1.2.1.2证候分析肾中真阴亏损,精血不足,冲任不能通盛,故经来量少,色淡质稀;肾虚腰府失养,精髓不足,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肾虚胞脉失于温煦,则小腹冷;膀胱失于温煦,气化失常,则夜尿多;舌淡苔薄,脉弱均为肾虚之征。

1.2.1.3治疗方法滋肾益精,养血调经。

1.2.1.4常用方剂当归地黄饮加减。

随症加减:若肾阳虚,症见小腹冷痛,酌加巴戟天、覆盆子、菟丝子温肾壮阳。

1.2.2气血虚弱

1.2.2.1主要证候经行量少,甚者点滴即净,色淡质稀。头晕耳鸣,心悸怔忡,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1.2.2.2证候分析营血衰少,血海空虚,故经行量少,色淡质稀;精血不足,髓海失养,故头晕耳鸣;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为营血不足之象。

1.2.2.3治疗方法养血益气,健脾调经。

1.2.2.4常用方剂滋血汤加减。

随症加减:若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五味子安神宁心;纳差者,加砂仁、鸡内金健脾导滞。

1.2.3瘀血内停

1.2.3.1主要证候经行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胀痛减轻,舌紫黯或有瘀点,苔薄,脉细弦涩。

1.2.3.2证候分析瘀血内停,冲任受阻,经血下行不畅,则经行量少,色紫黯有血块;瘀血阻滞,经脉不通,则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瘀阻稍减,则胀痛减轻。舌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涩,均为气滞血瘀之象。

1.2.3.3治疗方法活血化瘀,行气调经。

1.2.3.4常用方剂挑红四物汤加香附、乌药。

随症加减:若寒邪内盛,血为寒凝,症见小腹冷痛,形寒肢冷,酌加肉桂、吴茱萸温经散寒止痛;若血瘀兼气虚,症见体倦乏力者,酌加党参、黄芪以益气扶正。

1.2.4痰湿阻滞

1.2.4.1主要证候经来量少,色淡质黏,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平素带下量多,舌淡,苔白腻,脉滑。

1.2.4.2证候分析痰湿内停,壅滞经脉,与血相结,气血运行不畅,则经来量少,色淡质黏或血中夹黏液;痰湿中阻,气机不畅,则胸闷呕恶;痰湿下注,则带下量多。舌淡,苔白腻,脉滑,为痍湿内停之象。

1.2.4.3治疗方法燥湿化痰调经。

1.2.4.4常用方剂苍附导痰丸加减。

随症加减:方中活血通经药物较少,可加入当归、川芎、鸡血藤、牛膝养血活血,通络引血下行。

2.结果

经我院中医治疗后患者,痊愈86例,显效8例,有效5效,无效3例。

3.小结

中医治疗月经过少以辨证论治为主。一般认为,导致月经过少的病因有肾虚、血虚、血瘀、痰湿等。发现在月经过少的病因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①月经过少与肾虚:肾虚是月经过少的病因之一,其原因以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手术损伤为主。在治疗时多选用归肾丸之类方剂,取得较好疗效。②月经过少与气血不足:妇女以血为用,经、孕、产、乳均离不开血,然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血调和则月经正常。所以,气血不足亦是导致月经过少的又一主要因素,采用八珍汤、人参养荣汤等方治疗。③痰湿因素不容忽视:痰湿导致月经过少在临床上有其特点,病人常常月经减少后体重增加明显,并有容易疲劳、胸闷不适等感觉,使用苍附导痰丸类方剂,效果较好。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该药对基础体温的改善有一定疗效,说明其对卵巢功能的改善有一定作用。血常规检测显示对患者贫血状态有改善作用,可能与药物的养血作用有关。认为月经过少常伴有如下病症,如卵巢囊肿、伊岑科-库兴氏病和各种精神-情绪性紧张症。研究表明,针反射疗法可以使各种类型月经过少的妇女缩短其月经周期,引发和延长周期中的高温相期,使血浆中无论是垂体的还是卵巢的激素浓度正常化。相当多的妇女在进行针刺反射疗法之后得以怀孕。所得资料证明,针刺对于恢复生殖系统功能的周期性是有效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月经过少和内分泌不孕症的综合治疗中,加入针刺治疗是适宜的。

月经过少经治疗大多可治愈,根据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清虚实,治以补血,或补肾,或化瘀,或化痰,以调节冲任气机,恢复胞宫藏泻功能,增加月经血量。经期应注意保暖,不宜冒雨涉水,不宜过食生冷寒凉,以免因寒而滞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节制房室,节制生育,避免手术损伤,并注意及早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结核等。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2.

[2]杨鉴冰,孙康.多囊卵巢综合症发病因素及论治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3):6-8.

[3]符小航,李勤,朱水利,等.补肾活血组方对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1,31(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