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优化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优化与对策

吴琼

中电建西元(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2300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目前,城市中人员组成的丰富性,以及各种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中的用地面积逐渐减少。社会经济能力的不断提升,使人们使用车辆的效率越来越频繁,车辆在城市中的停放,已经成为一项需要进行重大研究的问题。在城市大部分的居住区当中,为了减少用地面积,也为了给人们的车辆能够提供一个合理的存放环境,对于居住区地下车库的设计,必须结合各种综合因素,来进行不断优化和改善。

关键词: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优化对策

引言

作为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地下车库设计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从当前的设计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地下车库的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们的停车需求。

1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受制于总图规划

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都是先进行总图规划,保证项目货值最大化。在后期深化过程中,地下车库布局受制于总图,经常出现两排建筑间距不符合车库柱网尺寸整倍数,楼座地下室外墙之间布置车位后仍有大量空间富裕,造成了面积的浪费,降低了停车效率,增加了地下建筑成本,运行阶段也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1.2地下车库出入口形式单一

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主要分为人行出入口和车行出入口。车库出入口的布置,不仅仅要考虑到实用性,更要保证不要影响项目的整体品质。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车库出入口往往都成为一个消极点出现,只是通过普通的标识,来对地下车库的位置进行了指引,设计手法也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对品质有高要求的业主需求。

2居住区地下车库的优化设计研究

2.1地库轮廓

在满足绿化率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减少地下车库的层数。地库轮廓尽量趋向正方形,尽量避免窄长形,同样的地块面积,越狭长,周长越长,支护及侧壁成本越高。当然还要结合停车布置,假如长方形恰好能符合双向停车,若正方形的轮廓一边的边长再延长一些就可以多排布一排车位,就需要通过综合对比进行确定。尽量避免大量斜边、锐角,过多折边以及无效空间,维护结构尽量与原有塔楼竖向构件重合,最大限度减少侧壁外墙及基础成本投入。对于塔楼下空间是否包进地下室,应从结构、基础、防水、基坑支护、回填土方等变化因素综合比较,当施工效益和所增加的附加值大于增加的成本时,建议将塔楼下空间包含到地下室范围。

2.2地下车库的停车设计

在地下车库的设计中,停车的设计时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的工作,在《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求:其中,柱网的尺寸要在5.4m~7.8m之间,层高最好能够达到2.3m~2.5m之间,而在进行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要求来进行具体的调整。在进行居住区的地下车库的设计时,一般都会选择坡道式的车库,而且,还要保证上行和下行的通路不断,这样可以节省相应的空间,还可以解决路线的交叉问题。

2.3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设计改善

居住区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计,要考虑对住户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干扰,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市政道路接口的影响程度来合理安排。地下车库的设计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可以使用斜楼板式和错层,最少要设计两个出入口,而且主入口最好设计在城市的一些次干道上,减少对城市市政道路交通的影响;应当设置在离居民出入口较远的地方,减少对居民们的影响。地下停车的出入口要设置非常明显的标志,对人们提出警告,避免一些混乱的情况出现给车辆停放带来的影响。

2.4居住区地下车库物理环境的有效改善

地下门厅入口朝向车道敞开,入口正对的一个柱跨区域内设前厅,提高前厅的装修标准,选用耐磨防滑石材,提高门厅入口光源数量,地面照度保证100-150lx,通过光度上区别停车空间,提高可识别性。优化地下车库入口,车行坡道地面入口交界面设计同园区景观相匹配,视觉过渡处理。车库出入口后部设置景观或实体墙围挡,以防对周边住宅产生噪声等影响,以高于人眼视线范围为标准,高度大于1800mm;出入口前部的绿化景观设计,应开敞通透,以保障驾驶人视线为标准,高度小于900mm。车库地面出入口墙面通过两种以上的材料变化,过渡地上地下的关系。与地面交接墙面应与园区一层外墙采用相同的材料饰面,进入地下空间处,采用同地下墙面一致的涂料及标示。

2.5地下车库防火分区优化方法

在整体防火规范中地下车库防火分区直接影响着设备专业的设计,地下车库的设备专业设计中对建筑面积的需求,主要以水暖专业为主,给水需要给水、中水、消防泵房设施,暖通需要排风机房、进风机房。地下汽车库每个防火分区4000平方米,一个分区防烟系统应设两个,如果没有特殊的功能要求的话建议4000平米左右的做到4000平米之内,防烟分区最大为2000平米,8000平米左右的建议做到8000之内,这样直接减少排烟机房及排烟设备没有必要得重复浪费,及疏散楼梯设置的浪费,使其达到最佳利用价值。

2.6地下车库竖向设计

车库竖向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上部覆土的厚度、车库净高设计需求以及外部坡道设计的要求等等。针对车库的层高,一般需要结合设备管线的尺寸、车辆的空间尺寸以及梁高等进行设计,根据相关车型的特征,如若停放的车辆为微型车或小轿车,则应保证管道下的净高不低于2.2米。如若为双层机械停车,并且车辆是在一个柱跨内循环,则应保证净高3.6米,层高4.5米。另外,覆土厚度一般与绿地率的计算、覆土绿化的形式有着密切联系,如种植草坪、花草、灌木等,则覆土层厚度为0.6m-0.9m如种植大型乔木,则控制在0.9-1.2m的覆土厚度。覆土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荷载将直接影响梁高。如梁高过大而导致净高不足时可考虑采用有柱帽无梁楼板。最后是坡道的设计,需要保证车库坡道坡度合理,地面采用防滑和溶冰等措施,合理设置照明,确保车库可以与周边环境无缝衔接。

2.7综合管线

管线综合基本原则:合理排布,减少绕行和交叉,同类管线尽量归并路径,既美观,又可较少交叉碰撞机会。无梁楼盖管线综合原则:风管紧贴板底敷设,水管贴风管底敷设,桥架底边距板底350mm敷设;水管与风管、水管与桥架在不同高度敷设,无需绕行,可减少水管管件;桥架与风管交叉时,宽度较小的管线从宽度大的下方绕行,管线高度(包含风管底喷头)控制不大于650mm。梁板结构管线综合原则:风管、水管、桥架均贴梁底敷设,管线与梁平行敷设时,距梁边保持400mm以上间距,以便其余管线从其上方绕行;水管与风管、桥架与风管交叉时,均从风管上方绕行;桥架与水管交叉时,宽度不大于400mm的桥架从水管上方绕行,桥架宽度大于400mm时,水管从桥架底绕行;喷淋支管均在桥架下方敷设,以减少绕行,管线高度(不含喷头)控制不大于500mm,包含喷头控制不大于550mm。

结束语

地下车库设计,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舒适,让人们在每一次的出行,或者是每一次的回家,都不会因为地下车库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为了满足科学性与规范性的要求,人们对地下车库的设计要求逐渐朝着安全、快捷、便利与高效的停车自动管理系统发展。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体系设计方式,最终使得地下车库设计的安全性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伟.居住区地下车库设计优化与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

[2]王芳龙,李宝军.居住区地下车库人性化设计问题与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5)

[3]陈玉.建筑地下车库设计的优化方法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