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李珣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汕头515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在一个国家中所处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而对于走在时代潮流的服装设计来说,新形势下也应该更注重对创新的理解。而服装设计中学生品牌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显重要。本文探讨了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品牌设计的思维能力。

关键字:品牌服装;思维能力;创新思维

0引言

服装设计区别于其它学科,精髓在于反复融会贯通的实践艺术,其生命力在于服装设计理念的创新。尤其是在品牌横行的今天,对品牌服装的设计将会逐渐成为服装设计教学的重头戏。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和提高学生的品牌服装设计思维能力培养,以打破常规思维,增加思维视角,设计出良好的品牌服装。

1.当前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品牌化人格化盛行的今天,服装设计教学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品牌的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强。21世纪是服装品牌意识崛起的非常时期,我国的服装产业正在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更新,结构上不断转型,艺术上不断创新。而打造品牌是提高服装时尚度的最关键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普遍的品牌意识,强调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品牌需要着眼于消费诉求,从而提升消费行为。在现代教学中,学生普遍关注的是大众消费,而忽略了品牌本身对消费影响,不能够很好的抓住大众的消费心理,让自己设计出来的衣服没有市场,白白浪费了资源和时间。

同时在服装设计中缺乏逆向思维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在服装设计教学工作中,学生往往学会了常规的设计思路,根据品牌定位去设计品牌服装,再导入市场。但实际的消费情况往往是,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来引导设计创造。

那么如何在个性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让学生培养正确的设计思维能力,更好的实现服装设计能力提升。

2.如何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

2.1要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服装设计的艺术明显的不同于其他的门类艺术,在设计过程中要密切的关注到生活信息,既要传达一种必要的视觉震撼,同时也要充分体现他的使用价值。一件衣服由设计到制作完成,再到消费穿着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设计师能够很好的掌握生活信息和艺术信息的整合,通过传统和创新的不断融合,懂得生活的需求,同时懂得审美的需求。因此,老师需要树立对服装设计本质的认识,通过梳理清楚教学的方向和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前卫时尚的敏锐感知,让学生能够立足于服装结构和工业技术,但做到用心去感知,用美感去体现服装的艺术价值。

2.2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立体思维

不管是服装设计还是品牌包装,现代学生可能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平时刻苦学习成绩优异,但是遇到问题的时候喜欢默守陈规,缺乏创新意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喜欢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来与学生进行交流,认为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听取意见,发现自己的不足,就能够进步,能够成为很好的设计师。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很多想当然的想法也许并不成立,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审美感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的请一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设计大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开阔视野的同时,能够充分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将无数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立体化的影响,再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形成分门别类的存储空间。一般来说,在学习过程当中,形象思维决定着学生的设计思维,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去建立一个自己的资料库通过艺术化的形态表现出来,通过跨界的手法,进行设计和创意,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变抽象为具象。现代教育是通过知识到智力的不断转化,而个性化则是当前教育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开发潜力,大胆想象,让学生能够不断的去感知新事物,探求他们之间的必然关系,从而不断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2.3需要通过打造品牌意识,实现服装设计的优质体验

在现代社会来说,品牌是消费阶层和消费群体划分的一个重要符号,如何合理的运用着装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越来越浓墨重彩的符号。很多社会人都需要利用服装的视觉冲击来实现对自身审美倾向和人生世界观的表达,而服装的消费也逐渐的由原来的实际需求转化成为品牌需求,服装设计师和团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而学生可以通过借鉴世界名牌设计师的作品,来不断的汲取作品中的精华,发挥自己的想象,建立自己的品牌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到服装设计的色彩和款式以及质感,特别是质感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服装品味的高低,一件色彩合适款式新颖的服装会让拥有者赏心悦目,一件质感上乘的服装能够让消费者凸显社会地位及审美情趣。所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的关注到这一点,在设计过程中要很好的将色彩配合与衣服的材质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服装设计。例如,在教学当中,教师而已通过色彩搭配来让学生进行识别,对一些品牌服装进行深度的解析,让学生能够进行识别和归纳,在质感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抽象的方式具体化感知,凸显每一件服装的灵魂。

3.通过逆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品牌设计能力

在现代品牌化人格化大行其道的时期,设计师的竞争尤其突出,如何利用创新性思维进行品牌建设,才能较好的满足于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有表达逆向思维的能力。

3.1逆向思维能力的表现

在服装设计当中,人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千篇一律的服装现在几乎找不到,从服装发展的历史来看,时装的潮流很容易受到逆向思维的影响,人们通过不断的反思,将服装的装束逐渐由富贵向朴素归真的方向发展。例如,法国古代的贵妇人通常都会束紧胸衣,用笨重的裙撑来体现服装的华丽,后来随着审美意识的变化,人们逐渐意识到造型上的简练朴素为一种新的境界。法国设计师安德莱就将拖地的长裙改为了短裙,将短裙改为膝盖以上五厘米,勇敢的挑战传统。

而现代服装设计的逆向思维也随处可见,利用艺术手法进行服装设计创意,在毛衣上留几个洞,保留毛茬的粗糙,露出衬衣等,将一些品质完全不同的东西组合到一起,逐渐的被人所接受,这也是逆向思维的一种重要表现。

3.2逆向思维需要设计师不断的进行思维创意

在服装设计中,最关键的是服装设计师对美的感知能力,对时尚的敏锐程度。能够站在颠倒的角度去看问题,利用逆反推理可能获取不一样的艺术感受。

例如在当前颇具代表性的三宅一生品牌,只是简单的采用披挂和缠裹的形式让精致的外观和纹理效果,凸显任性本质和独特观念。在具备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能够留给人们更多的惊叹和赞美。在创意设计的生命里就在于不断的不创新,通过传统服装风格的长期积淀,形成某种既定的风格,而设计师通过掌握这种风格,去改变其内在的一些联系,让其有不一样的全新体验,这也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表现,开辟先的设计创意之路,通过旧物改造,形成一种具备艺术感的前卫形象。

在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各种对立要素的全新组合,他说,“我的思路和灵感届时不同,我从各个角度来考虑设计,有时从造型,有时从色彩,有时从表现方法和着装方式,有时有意无视原型,有时根据原型,但又故意打破这个原型,总之是反思维的。川久保玲反复强调,“我的价值在于创造新的服装,我不愿意干与以前一样的事情,我总想创造与以前不同的新东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世界著名的大咖设计师,都会利用到逆反思维来进行服装的设计创意,将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

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那么首先我们通过分析重量级的设计师,可以稍微看出其中的规律和方式。

从古代来看,一战后发过著名设计师CHANEL将当时用在男士内衣上的毛针织面料用在了女装上,虽然在当时的正式场合,女士穿着裤装属于大逆不道的行为,但是一种独特的气质和要求解放追求个性的气质却符合很多上层人士的想法,这就是一种逆向思维的创新方式,通过高级时装发布会,将创意思维具象的展示出来。

在2000年DIOR的春夏发布会上,将泛黄的报纸和废弃的瓶子等破旧零件结合起来,并让其毫无顾忌的敞露在里面,未成形的衣片和网状的面料耷拉,在一般人中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但在国际上却非常的流行,设计师热衷于用这种的风格去展现人性和灵魂,给人一种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启发。

所以说创新思维是学生能够提升品牌设计最关键的东西,而我们所说的创新思维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逆向思维,打破常规,追求艺术手法和艺术表现通过感官刺激来形成夸张生动的设计。色彩大胆奔放,面料鲜明奇特。通过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品牌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其能够保持思维活跃和丰富想象,对新事物具有敏感度,不断的提高求知探索欲望。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在要向学生讲解品牌文化观念与品牌服装设计概念,并向其说明设计品牌服装时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如礼仪、流行元素、市场需求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其品牌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树立学生的品牌意识,从而设计出属于自己品牌的服装作品。

参考文献

[1]张融,马幼梅.高职服装设计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17(08)

[2]曾丽.浅析一体化服装设计与应用[J].艺术教育.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