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中职德育环境建设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中职德育环境建设策略

周丽芳

周丽芳江苏省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214400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的新要求,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德育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精神文化环境的引领功能,夯实物质文化环境基础,改进制度文化环境,使学校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办学理念,体现职业学校教育特色。

关键词:校企文化对接德育环境策略

中职学校德育环境,它主要是由与一定时代的社会环境紧密联系着的中职学校内各种能够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与因素构成的。为了一定的目的改造与优化这种德育环境,就是中职德育环境建设。

具体做法如下:

一、强化和突出精神环境建设,挖掘精神环境启迪引领功能

1.坚持“管理企业化,教学职场化”的管理理念,注重“敬业、诚信、守则”等职业道德的培养,引导准确定位个人发展战略目标:企业一线中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树立“人企合一”的企业理念,形成“高效、节能、环保”的企业愿景,形成“质量第一”、“信誉为本”、“顾客至上”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将职业理想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建立命运共同体,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2.坚持营造像企业一样的育人氛围。注重“团队、奉献、精益”等职业精神的培育。形成良好合作的校园氛围;加强师德建设,鼓励学生质疑,形成大胆探索的创新氛围;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将学生学习场所空间扩大到车间、实验室、实训基地,形成实践操作的职业氛围;开展贴近企业的比赛活动,让学生感受模拟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环境氛围。

3.坚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缩短适岗就业的时间。注重职业能力的提升,坚持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更多走向社会、深入企业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企业严格钢性的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感受企业员工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二、加快和提升物质环境建设,发挥自然环境陶冶熏陶功能

1.校园建筑功能化。校园建筑要美观大方,有特色。以“务实、高效”的原则设计建设学校主体建筑和道路等基本设施。以合作企业或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合作企业家、优秀校友的名字,命名校园内的楼、路、灯、教室、实训基地、设备仪器、广场等。

2.校园张贴企业化。在校园醒目处张贴体现职业类学校师生风貌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打造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主题文化墙,悬挂国内外著名企业家画像,张贴名人创业创新小故事,展示学校创业成功的校友事迹介绍等。

3.资讯宣传时效化。及时在橱窗、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公示当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业界用人的最新要求等。

4.教学场所职场化。要完善教学场所的教学设备,在不同专业的教学场所构筑特色鲜明的系部文化,制作专门介绍系部文化的宣传材料并张贴在醒目位置;提供展示学生形象、动态的橱窗墙壁物质文化;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在实习实训场所张贴企业7S管理标语、安全守则、规范实习操作流程图、上岗要求等。

5.生活环境军事化。在宿舍张贴寝室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舍务要求军营化,严格检查评比;在系部醒目位置张贴中职学生仪容仪表示范图,并配以文字说明;晨跑,早操,食堂就餐等列队有序进场,饭前诵读感恩词,食不语,饭后不剩饭,自收餐具等。

三、规范和创新制度环境建设,彰显制度环境规范约束功能

1.加强对学生的日常常规管理。

(1)引入礼仪文化,强化个人行规,塑造个人高素质形象;(2)借助军营文化,培育组织纪律性,促进团队荣誉感;(3)模拟班组模式,组建班级管理机构,落实分层管理负责制;(4)狠抓细节落实,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

2.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前移蓝领队伍人才开发重心。首先,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中职教育要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其次,丰富专业文化内涵。各部要把相应行业企业的不同素质要求渗透于本专业的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强化专业知识教育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再次,增加专业文化相关课程。以“实用、够用、能用”为原则,除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核心技能实行项目化、模块式教学外,还可以开设主题演讲、实用英语、书法、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职业生涯设计、个人投资理财等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的课程;最后,构建职业能力体系,学生通过实训,掌握专业基本技能,达到中级工的水平,兼顾综合技能,完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行为、职业心态,形成“基本技能—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职业化生存”的技能训练体系,提高毕业后的就业适岗能力。

3.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发挥反哺激励功能。为增强毕业生的岗位竞争能力,坚持每年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开展“创业之星”采访,优秀毕业生事迹报道,企业家进校园报告会活动,发挥优秀毕业生“反馈,反哺,激励”的功能。形成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