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血库规范化管理与延伸供血服务的体会

/ 1

浅谈供血库规范化管理与延伸供血服务的体会

徐燕刘保霞程冬梅

徐燕刘保霞程冬梅(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4-0290-01

【关键词】科学管理延伸服务体会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血液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我国的输血事业已纳入正规化与法制化的轨道,因此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将是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焦作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建立了覆盖全市的供血网络管理系统,健全了信息管理制度和统计分析体系。构建的血站—血库微机联网,实现了高科技自动化的监测手段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

1统一思想,增强意识

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是保证安全输血提高供血服务的需要。工作人员必须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加强供血库建设和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供血库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深刻认识输血工作的责任和目的,输血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受血者的生命安危,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意识,科学化、规范化供血库管理,才能保障输血安全。

2强化制度,落实责任

2.1供血库的制度和职责制度和职责是规范输血行为和强化标准运作的重要部分。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能有效保障供血库工作质量,保障输血安全,避免差错的发生,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河南省医疗机构血库(供血库)基本标准》,我市供血库制定了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包括血液出入库交叉配血,值班交班临床用血,实验室管理和安全,感染控制设备管理,人员培训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共28项为供血库标准化管理提供了充分保障。

2.2中心血站的督导建立中心血站与各供血库密切的业务督导关系。中心血站抽调业务骨干,实行一对一帮扶。在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促进供血库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进行设置布局和技术操作,加快供血库规范化建设和发展步伐。

2.3卫生局的检查和验收市卫生局每年组织省内外输血管理专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河南省医疗机构血库(供血库)基本标准》要求,对供血库人员配备、制度职责、设备设施、业务技术、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检查,对不足提出整改措施,监督落实。并做好迎接全省质量管理督导检查。

3建全体系,规范操作

3.1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标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做好血液质量检查记录。贮存血液冰箱温控记录等标准化操作程序和各项质量规范。通过制度,明确责任和职责。并制定出全市统一供血库质量体系文件,使每个工作人员不仅要做好发血工作,又要做好血液质量管理和监督职能工作,实现从质量检查向质量保证到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转变。

3.1.1质量程序建立科学严谨的质量程序,确保各项工作的标准化操作。汇集所有相关质量工作,制定科学、标准的工作程序,以规范供血库各项与受血者和供血者相关的质量活动,确保结论的准确和规范。

3.1.2作业指导书针对每一项技术操作,制定标准的操作程序。包括设备、环境、保管、存放、试验、记录等。

3.1.3记录建立全面覆盖供血库质量活动的质量记录,清晰而详细的记录各项质量活动。

3.2计算机管理网络体系计算机网络管理已被广泛用于输血管理,更多便利、快捷、准确而详尽的管理被融入网络。如我市供血库通过计算机管理网络增加血液发放的“二级交付、三级管理”,即中心血站通过指纹识别系统将血液发放给供血库,供血库通过指纹识别系统将血液发放给使用科室或辖区其他具有输血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从而加强了输血管理的力度。

3.3供血服务体系转变思想,更新服务理念,不断改善供血工作管理模式,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去落实到供血工作中,持续提升供血服务质量。一是做好辖区各医疗用血单位做好输血知识宣传及培训工作,使临床达到科学、安全、有效输血的目的;二是制定科学、完善的临床供血合用和应急供血方案,安全、充足的确保临床医疗用血需求;三是定期进行供血服务和血液质量征询意见,并结合实际工作,查找薄弱环节,强化供血服务理念,提升供血服务效果。

3.4督导管理体系全市统一制定供血库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各项工作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整体提高全市供血库管理水平。中心血站抽调业务骨干实行“一对一”供血库工作督导。制订临床安全用血指导意见和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县市供血库的工作质量、血液质量进行考核检查,设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逐项解决,真正把好血液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