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路基病害的整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关于公路路基病害的整治研究

朱吉祥

甘肃省定西公路管理局渭源公路管理段甘肃定西748200

摘要:公路工程的路基处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下,所处地段的水文地质的情况错综复杂,并且长期暴露在野外环境中,填料密实及自身固结的稳定都需要时间,并且常年受到了重复荷载的作用,严重的影响到公路路基的质量。本文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对公路路基病害的整治做出了概述,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基;病害分析;整治措施

前言:路基作为公路工程的基础,更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所以在现实中,因为需要反复承受各种荷载及自然因素的作用,造成路基现状、边坡坡度发生了改变,严重的影响到路面质量及稳定性。因为地处地区的差异性,所产生的路基病害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边坡崩塌、路基变形等。弱项彻底的控制路基病害产生是不太现实的,只有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且做出防范措施,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其产生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的程度。

1公路路基的病害类型及其危害

1.1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的病害类型及其危害

黄土土壤中粉粒含量较大,并且无层理,有着湿陷性及其易溶蚀等的特点,所以容易产生路基病害。其病害的主要类型包含了:路基边坡面的剥落、冲蚀和整体失稳;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陷;浸水地基承载力不足;沥青面层的裂缝等。

1.2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其危害

①氯盐渍土。其易溶解,当含盐量多时,会造成湿陷、坍陷等病害。②硫酸盐渍土。其危害主要有:土壤盐分体积的变化会使路基表面疏松,边坡呈蜂窝状;会导致路肩疏松,且盐土粉末容易被除风吹蚀;土壤中硫酸盐含量过高时会造成路面鼓包、破裂。③碳酸盐渍土。塑性和黏附性较大,遇水后会导致路面泥泞不堪。

1.3山区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危害

①坍塌。出现坍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开挖路堑边坡较徒,导致边坡的支持力减弱,使土壤的抗剪强度降低,导致边坡的稳定性变差。由于坍塌发生时具有冲击力,经常会引起路基的变形,阻碍交通,给养护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②滑坡。滑坡是堆积层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一种地质现象。滑动的形成条件很多,从地质条件上讲,滑坡多发生在土质松软或软弱岩层上。从地质构造上讲,岩层构造对山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从水文条件上讲,由于地下水的作用,会破坏土体的稳定。发生滑坡现象往往会导致行车中断,给运输安全带来严重危害。③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往往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催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和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④崩塌。大多数的崩塌是发生在雨季或暴雨之后,由于水的渗入,对岩石产生软化和润滑作用,降低了岩体强度和摩擦力,造成崩塌;由风化的岩层组成的又高又陡的斜坡,稳定性差,易造成崩塌;其他的因素如地震、爆破及列车震动等,也都可能诱发崩塌。

1.4泥沼、软土地带公路路基病害的类型及其危害

泥沼、软土地带的公路路基,因其地面低洼、地下水位高、降水充足,土壤含水饱和、透水性强和、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在受到巨大荷载作用的时候,容易出现基底向两侧挤压挤出淤泥以及沉降、沉陷、滑动等病害。

2针对不同公路路基病害防治的措施

2.1黄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防治的措施

第一,增设排水的设施,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排水不畅所造成的病害产生,比较适用于路坠及站场。对于雨水冲刷作用较强,但是没有设置足够的排水设施的病害部位,需要按照水量的大小,增设排水的设施,进而消除或是减小了地表水及地下水对路基的侵蚀作用。第二,及时的查修,采取的措施,尽量在初期或是未到严重的时候就进行修补,比如:更换破损材料,以避免病害产生。第三,植物防护,主要是指公路边坡上种草或是树,利用植物根系可以有效的固定土壤作用,以减轻雨水对边坡冲刷,减缓了水流的速度,进而实现了对边坡的保护。

2.2盐渍土地区的公路路基病害防治的措施

第一,保持排水的良好。因为盐渍土受到了雨水、冰雪融水的淋溶十分严重,其含水量较大,极大的造成了坍塌、路基的发软、强度减弱,以降低了承载力。所以,保持良好的排水就显得十分重要。排水沟设置应保持有0.5%~1%的纵坡。在低矮平坦且排水因难的地段,应加宽加深排水沟。第二,加固边坡。对于硫酸盐渍土路基,宜采用卵石、黏土或废砖头平铺在路堤边坡上,以起到保护边坡的作用,防止边坡被风蚀或人畜踩踏而破坏。第三,合理设计路基高度、宽度及边坡坡度。设计时应按照一定的要求,合理选择路基边缘高出地面的最小高度以及高出地下水位的最小高度。第四,加固路肩。对土质中含盐量大于8%的地区的公路,应采用渗水材料掺在土壤内以封闭路肩表层。第五,加强路基养护。特别是在秋冬季或春融时节,路肩易出现膨胀隆起,甚至翻浆。这类情况多是由于地面水造成的,因此,应当及时的将隆起的部分铲去,使地面水及时的排出。第六,种植耐盐性的植物。为防止边坡上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应根据边坡的土质和植物生长情况,种植适合的耐盐性树木或草本植物。

2.3山区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

2.3.1坍塌和崩塌的防治措施

采取措施截断地下水流,使塌方体干燥并排出地下水;设置挡土墙,增加边坡的支撑力,以防止土体塌落,增强坡体的稳定性;当塌方规模较大且难以根治时,可考虑改道绕线;采用种植植物或铺砌石块的方法,加固边坡,以增强其受冲刷的能力。

2.3.2滑坡的防治措施

在山坡上种植树木或草皮,借助其根系吸收地表水分,以排除地表水;设计截水沟或泄水洞,防止泥沙流入淤塞排水孔道,较好的排除地下水;采取减重或修建支撑物的办法,以确保建筑物基础的稳定,达到增设滑坡体重平衡条件的目的。

2.3.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减少坡面荷重;采用草皮、面料等防护与加固边坡;设置支撑物,如挡土墙、石砌支柱等;水土保持可以减缓水流对山坡的冲刷作用,使土层干燥,是根治泥石流的一种有效办法;设置排水系统,如排水沟、泄水洞等。

2.3.4泥沼、软土地带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

对软土路基采用置换法;在路堤两侧填筑土、石板压护道,使路堤下的淤泥隆起的趋势得到平衡;通过添加化学溶液等措施,使土壤颗粒胶结起来,加固土基;土工全成材料法。

3加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的要点

3.1严控施工材料

各施工单位一定要根据设计方案提出的材料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后,经过综合分析评定后选择的材料进行施工。规范材料供应商的资质,这是保证合格施工材料的基础。材料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把关与检验,选择合适的地方存放施工材料,防止不当环境由于过度干燥或潮湿引起的材料变形或变质,影响施工的正常使用。施工时,取用材料时,一定要对材料进行二次检验,防止材料在存储不当时发生改变,确保此时的材料能确保施工正常使用。

3.2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一定要对不同路段施工技术进行监督与管理。公路路段施工从招标开始,就要有技术跟踪,指导施工要点。路基确定施工要点后,在现场实际施工时,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路基进行施工或技术变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路基的施工质量。一定要保证公路路基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施工,以保障路基施工质量为目的执行施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出现将对整个公路工程使用影响较大,造成公路路面路基病害因素较多,我们必须加强对公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对公路路基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找出产生的根源,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重点对这些环节加强控制。在未来公路建设中各种新的施工材料和工艺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多,为了防止病害的产生,施工人员应该在施工中应该对这些技术和材料合理使用,将其所出现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的程度,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路基质量及其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丁圣明;公路路基病害预防和治理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

[2]孔德胜;黄土地区公路路基防护[J].工程科学.2009(2).

[3]李健;探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措施[J].门窗,2013.12.

[4张珍勇;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处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4.

[5]蔡国诚;路面施工日常养护工作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