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泵输注胰岛素对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微量泵输注胰岛素对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探讨

杨彬

(湖南航天医院消化内分泌科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症用微量泵输注胰岛素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180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将之分成两组:甲组和乙组各90例。甲组行微量泵输注胰岛素治疗,乙组行静脉滴注(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综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甲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比乙组的85.56%高,P<0.05。甲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和血糖水平明显比乙组低,P<0.05。结论:于糖尿病并发症中应用微量泵输注胰岛素疗法,低血糖发生率低,疗效确切,建议推广。

关键词:微量泵;糖尿病;胰岛素;并发症

现阶段,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导致罹患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比如: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足溃疡、肾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等[1]。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能致人残疾和死亡,所以,临床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本病患者进行治疗。此研究,笔者将重点分析微量泵输注胰岛素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180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将之分成甲、乙两组(n=90)。甲组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在35-74岁之间,平均(51.2±6.9)岁;病程在0.1-18年之间,平均(9.2±1.4)年。乙组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36-75岁之间,平均(51.3±6.7)岁;病程在0.2-18年之间,平均(9.0±1.3)年。两组病程和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行微量泵输注胰岛素治疗,详细如下:为患者开通2条静脉通道,其中1条用SA211北京鑫禾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SY-1200型微量输液泵,对患者施以持续输注小剂量胰岛素质量,控制输注速度为0.1U/(kg*h)。注:治疗期间,需以1-2h为周期对患者的末梢血糖水平进行1次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其胰岛素的使用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让血糖下降3-5mmol/L。对于血糖下降幅度小于2mmol/L的患者,需对其泵速进行适当的调整。另1条静脉通道用于营养支持、补水和电解质等。乙组行输液器静滴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中若酮体消失都调整为经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1.3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的低血糖发生者例数,记录治疗后的血糖水平。

1.4疗效判断[2]

(1)显效,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并发症显著缓解;不良症状彻底消失。

(2)有效,血糖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并发症好转;不良反应明显缓解。

(3)无效,血糖水平未恢复正常;并发症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根据[1-(无效/例数)*100%]公式计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指标评价

甲组的FBG和餐后2hBG水平均明显比乙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对预防以及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作用[3]。胰岛素能够纠正患者的酸碱以及水电解质紊乱,并有助于改善糖代谢异常。现阶段,临床常采取经皮下注射胰岛素法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但需要每日多次对患者进行注射,并且,此方式也不能对注射速度与剂量进行精确的调整,使得患者的血糖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若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将极易引发水电解质、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并由此引发了急慢性并发症,使得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较大损伤。而微量泵输注胰岛素疗法的使用则能显著提高患者血糖水平控制的效果,并能对滴速以及剂量进行精确的调整,从而有助于保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降低低血糖发生率[4]。此研究结果表明,甲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比乙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和乙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甲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乙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微量泵输注胰岛素疗法对提高糖尿病并发症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促进相关症状缓解以及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总之,微量泵采用电脑控制,可对胰岛素的滴速与用量进行精确的调整,且其结构精密,在无药时能够及时报警,将之积极用于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当中,可有效提高其病情控制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会玲,高珊.微量泵输注胰岛素对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7):161-162.

[2]许珊珊.微量输液泵输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86-87.

[3]谢丽,塔依尔江?吐尔逊.两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31):6511-6512.

[4]刘璟,曹平.胰岛素泵联合微量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