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马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7
/ 2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马宁

马宁

马宁:身份证号码:37010219760121XXXX山东济南250101

摘要:房屋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与工程管理对于房屋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业主的居住体验。施工单位在开展房屋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做好相关的管理措施,解决房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本文拟定工程施工案例,并从施工要点以及质量管理环节分析、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旨在推进我国房屋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监督施工流程的规范性,确保施工施工质量,把控各个施工环节,以建设出符合房屋建筑质量与使用功能需求的建筑。在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尽可能的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使用劣质建筑材料、简化施工工序,造成了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由此可见,探究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办法,分析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工程概况

某施工单位承接一处住宅楼施工项目,住宅楼高81m,共计26层,其中地下一层,地上25层。工程质量上要能够达到6度防裂度的标准。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欲采用剪力墙施工技术用于住宅楼建筑的上部施工,并采用钻孔灌注桩处理建筑基础。在建筑材质上,采用高分子卷材用于屋顶的防水以及塑钢材质的门窗,并用烧结页岩与页岩空心钻用于墙体结构的构造。

二、施工要点以及质量管理环节分析

(一)施工监理要点

1、安全防护措施监理

由于住宅楼施工工程楼层较高,安全防范措施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作为监理,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施工的过程中防护网等防护设施是否安装到位,避免高空坠落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在现场管理的过程,发现相关安全保护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立即要求相关负责人进行整改,确保现场安全施设工程落实到位。

2、地下室施工监理

施工单位在针对一层地下室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连续墙施工作业内容,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主体质量。监理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及时的检查连续墙作业效果,如果发现存在着施工不到位或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应该立即上报,责令其进行返工,确保施工质量。

3、其它施工要点监理

地下水的防水工作、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道的衔接工作等都能够影响到建筑的施工质量与业主的居住体验。但在传统的现场管理过程中,监理人员更加注重主体建筑的现场管理,忽视了对于隐蔽工程的管理,导致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存在着隐患。为此监理人员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及时检查施工质量是否达标。

(二)质量管理环节

1、控制要素

(1)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单位在开展住宅楼工程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与具体的施工工序开展工程施工,并选择相应的施工设备,提升施工技术水平,选用符合工程质量规定与功能需求的施工材料。尤其在隐蔽工程的施工控制上,相关工作人员要遵守相关的流程,并采用专业的设备进行开展报验工作,并将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经过研讨后制定针对性的整改策略[1]。

(2)关键环节控制

在特殊环节的控制上,监理人员在现场管理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工序开展工程。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施工时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特殊工程的施工质量。

(3)交叉施工控制

在住宅楼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设成本与工程工期的要求,会交叉开展部分的建设工程。监理人员要确保施工人员要预先做好交叉技术交底工作,做好各自工程的施工监管,详细记录施工过程。

2、施工质量检验

施工质量检验工作,可以监督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时的调整不得当的施工环节。作为施工单位监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规范抽检施工项目。在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上,监理人员要可以通过多批次的抽样检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施工要求。另外在将建筑材料运送到施工场地时,要确定材料的出厂证明、合格证明等证件齐全,采购的材料规格与数量符合工程的要求。此外,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业的计量员,在施工单位现场鉴定施工仪器以及相关设备是否满足建设的要求。

3、处理不合格材料

在住宅楼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要及时的进行处理,避免劣质材料的无用,导致建筑质量安全隐患。首先,监理人员在材料监管的过程中,将劣质、受损以及不符合规格的建筑材料挑出。其次,工作人员要将其放入到专门的仓库中进行管理,并张贴显著标志避免不合格材料的误拿、误用。再次,面对不合格材料,监理人员要及时的做好分析工作,探究不合规材料出现的原因,严格规范材料采购环节,派遣专人监管与整理建筑材料。最后,施工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使用同样也会产生建筑材料不达标的现象。因此要及时的调整设备,加快新技术的磨合,并通过材料试验判断新材料的使用是否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

三、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一)建立质量监管机制

高层住宅房屋建设项目具备建设规模大、项目多、周期长等多个显著特点,这也就导致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影响质量因素众多,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机制,很容易出现质量监管问题,使住宅房屋的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2]。因此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质量监管机制,通过自查、自检、项目质量监督等方式规范建设项目的有序运行。在正式开始施工时,监理人员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施工单位应该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仔细了解工作人员的施工专业技术水平,并结合工程的具体施工要求与施工内容,确保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开展相关的施工工作。此外施工单位在开展工程之前应该明确施工要点,监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检查专业技术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施工单位应该健全施工责任制,明确管理人员、项目负责人、施工队队长以及个人不同层级的管理管理责任,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将个人的质量监管责任与绩效直接挂钩,加强工作人员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视,确保施工流程能够按照施工规定有序进行。另外项目负责人应该承担起项目质量监管责任,在工程验收环节严格按照验收的规定,确定质量达标后在相关文件上进行签字。在监管工程质量时,一旦发生施工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要及时的纠正与返工,确保纠正后的结果符合预期要求后,再开展下一道施工工序。

对于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而言,要发挥质量监管的作用,按照相关程序规定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监管,严把设计方案的审查、备案以及会审等多项内容,并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施工设计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施工现场与设计相悖的情况,监理人员要及时的将相关信息上传给管理层,管理层通过技术研讨与技术分析梗概施工方案。与此同时,企业要建立质量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三检”制度,并预设质量通病应急方案。

(二)审核工程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直接关系到房屋的建设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做好施工材料的审核工作。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对验材料的检验,并通过有效的监管确定质量监管机制,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3]。作为现场监理人员,当建筑材料被运送到现场时,要进行二次质量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材料是否存在着破损严重以及质量管理问题,避免以次充好、规格不符、数量不一致等现象的发生,在确保建筑材料质量达标后,在用于工程建设中。

(三)增强设计施工管理

工程的设计方案,是指导工程开展的主要依据。如果在工程的设计方案存在着质量隐患,必然导致整个施工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因此监理人员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要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经过相上级研讨修改设计方案。此外,作为现场监理人员不仅要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更要密切关注施工周边的环境,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周边施工状况,更要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超出标准的水体污染与噪音污染,如果管理现场出现违规的现象,要及时的纠正其违规或违法行为。监理人员兼具着现场与周边环境调节的作用,做好现场管理与调节对于现场的施工的顺利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语

房屋建筑的过程中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质量监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把控施工流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质量监管机制,进而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时文渊.如何提高房屋的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8):1954.

[2]许艳丽.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J].装饰装修天地,2018(18):65.

[3]张文轩.如何提高房屋的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J].中国房地产业,2018(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