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

宋殿军

(身份证号:210824197512105857,辽宁省营口市115000)

摘要:在我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市政工程是城市发展的最基础的硬件工程,也是关系着社会民生的工程。随着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市政基础工程也迅速扩张。同时日趋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环境问题也不断暴露,作为在建筑工程行业前线工作已有八年的我来说,工程质量意识和环境意识深入我心,也更希望自己能在自己工作的范围内为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献一份力量。下面是这些年我对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管理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环境保护

一、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一个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时间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二个阶段是使用阶段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往往大家都注重的是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而忽略了工程交接使用后中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施工质量,对以后造成什么后果也不管不顾,不按规范和要求施工遮遮掩掩能混过关就行。我们从本质上想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的话不光是只看到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更应该关注的是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工程使用过程中对我们的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

1、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固体污染、气体污染、液体污染和噪音污染这几大类,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建筑废料废水的收集并合理处理,利用科学的手段降低噪音量。从而减小污染物对周围环境二次污染。施工前要做好施工过程中防噪减排的施工方案,方案要具体到用什么切实可行的方法。施工企业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制度的建设,这在工程管理中也是一个相对薄弱,不被重视的领域,应该把对环境的保护纳入到日常管理的考核中来。

2、严格管理工程质量

工程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就需要从规划设计开始,相关人员都要有环保的理念在工程里面。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的管理人员要对工程的质量严格把控,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规范要求对工程进行施工,建造出高质量的工程才能为环境保驾护航,工程质量是工程从最初规划设计开始一直到工程竣工接受使用,所以我们每一位参加工程建设的人员一定要有质量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1、质量意识不强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一般有设计因素和施工质量因素,施工因素又分为人、料、机、法、环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核心的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因为一个工程从开始到结束都一直离不开人的管理和操作,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现场普通工人他们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就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市政工程建设规划中许多市政工程实际上成为城市发展时期的过渡性产品,拆了建、建了拆、挖了补、补了挖,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有的为了献礼或向媒体交代或应付检查,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有时出现抢干和蛮干。各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有的人认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与结构安全无多大关系,大不了坏了再修,人为地降低了质量。

2、建设市场规范化管理不完善

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部门),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时常出现“三边工程”;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所谓“政绩”,一味压缩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这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工程质量内在品质大打折扣,运行后出现大量质量问题。

3、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不严

现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

4、技术标准、设计单位素质水平和实际脱钩

当前的市政设计、施工标准与实际发展相比,有的标准滞后,有的标准空缺,这制约了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工程质量先天不足。部分市政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不足,设计图纸不规范,设计图纸不全、标注不清晰、说明简单模糊;对主要的设计指标没有给出;细部尺寸标注不详,有的甚至没有细部图;没有出图专用章,没有主要设计人员签字等,使得在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时,出现图纸自相矛盾,各专业图纸之间相互打架。设计变更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

四、工程质量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市政工程的质量好坏就是环境能不能得到保护的保障,比如市政管网工程雨水污水分流问题就是直接影响自然环境,有些人在施工过程中为图方便,捡便宜就把雨污水混接,这些又属于隐蔽工程,土一盖了之。如果不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规范实施,对以后的水环境影响是非常大的。又如在管道施工中由于质量问题造成渗漏就会污染地下水资源等,这些年来由于工程质量造成的环境污染数不胜数。

五、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积极落实市政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

强化质量意识首先应该增强所有参加工程建设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项市政设施都是城市整个系统的一个零件,若缺了它,城市就像少了一条腿,若质量上出现问题,将给国家和群众的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要学习和运用抓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三是要利用反面教材,给建设者们敲质量的警钟,“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应化为参与市政工程建设者们抓质量的自觉行动。

2、改革、整顿和规范建设市场

加强对各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情况的监督。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并应政企分开。立项开工应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条件,避免产生“胡子工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要进行公开招标,严禁在同一单位搞设计、施工、监理一条龙作业。

3、建立建全施工企业工程质量内部保证体系

施工单位要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内部保证体系、坚持工序“自检、互检、专业检”的三检制度。另外,市政工程建设在技术和施工组织上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其它行业初次进入市政工程建设的单位和施工人员如不具备市政工程建设的知识和经验,无疑将对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其它行业初次进入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

六、严格执行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

市政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一些质量技术问题,往往是新技术、新工艺,要配套的专业多,甚至有些是突破现有规范的设计技术,市政工程设计单位及人员应加强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加强对新技术规范的学习,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设计质量。施工过程施工单位的管理和监理单位的监督过程更要加强对规范和标准的执行和监督。

总之我建议每一位从事工程行业的朋友们不管你们在哪个岗位一定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工作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质量管理做起。有了好的工程质量才能为以后的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裴肇玲.城市综合开发中市政及庭院道路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分析[J].商业研究.2000,6.

[2]柳勇.抓好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几点意见[J].当代建设.2000,3.

[3]聂振海.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及监理[J].建设监理.2004,1.

[4]刘岩.建筑行业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