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颈腰椎病10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颈腰椎病100例

褚香明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中医院广西南宁530199)

【摘要】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用于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颈腰椎病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进行分组,分入到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牵引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比对照组患者的80%高,P<0.05。结论:对颈腰椎病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颈椎病;腰椎病

【中图分类号】R27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317-02

颈腰椎病是临床上骨科的常见疾病,多数患者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中医学认为其属于痹症的范畴[1],主要机理在于肾虚不固,风寒湿邪阻止经络,导致气滞血凝,故此采取活血化瘀、补肾强筋药物是治疗的关键[2],我院对50例颈腰椎病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颈腰椎病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根据患者的意愿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50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在35~69岁,平均(56.5±6.4)岁,其中颈椎病患者28例,腰椎病患者22例。对照组中患者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32~71岁,平均(55.2±6.3)岁,其中颈椎病患者30例,腰椎病患者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

颈椎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肩臂部、肩胛上背以及胸前区的疼痛,上肢麻木感,肌肉萎缩,部分患者伴有头痛、眩晕、耳鸣症状。腰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痛,腰部屈伸不利,疲劳时疼痛程度加重,且伴有下肢麻木感、肌肉萎缩、关节活动不利。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中医牵引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组方为:黄芪30g,当归、川芎、桃仁、赤芍各15g,红花10g[3]。颈椎病患者加用升麻、羌活、木瓜和鸡血藤;腰椎病患者加用牛膝、木瓜、姜黄、葛根、续断。辨证分型加减为:对于久病体虚的患者加用黄芪30g以扶正气。对于肌肉、关节疼痛明显的患者加用元胡、乳香。对于肢体沉重麻木的患者加用独活、桑枝;对于血瘀的患者加用莪术、三棱。对于大便干结的患者加用大黄。对于体质偏寒的患者加用附子。对于湿热的患者加用黄柏、苍术。每日一剂,煎成300ml的药汁,分早晚两次温服,治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

1.4评价标准

治愈:颈椎、腰椎痛症状消失,对正常生活、工作影响不大。好转:颈椎、腰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且颈部或腰部的活动范围增加。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其中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1中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颈腰椎病的病情较为复杂,临床表现较多,症状不尽相同,且患者的病程长短不一,大多数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故此临床上很难彻底治愈,多是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但是仍需继续长期服药,并且尽量减少劳动,避免劳损过度,避风寒,才能巩固治疗效果。在中医学中,颈腰椎病属于眩晕、痹症的范畴,致病因素众多,如:肝肾亏虚、劳损等,在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出现气血瘀滞、出现头晕等临床症状[4]。中医学认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入体会导致痰气的郁结,进而导致痹症的发生。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以活血化瘀、益气活血、疏通经络为基本原则。

中医学认为:气为血帅,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活力最强的精微物质,若气虚,那么就直接影响到机体的正常发育和生长,甚至出现早衰现象,出现气虚、血瘀、痰浊等病理反应,而这是老年病的常见原因。本研究中选取的颈腰椎病患者年龄较大,而年龄大的人多有体虚反应,主要以肺脾肾的亏虚,这三脏的失衡导致津液代谢异常,寒湿、痰浊/淤血等阻滞经络致病[5]。另外,淤血内阻是多种老年病的病理基础,是健康老年人常见的生理反应,因为大多数老年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血液动力学障碍等病理改变,血液循环出现瘀滞状态,这些病理反应则正好符合因虚致淤观点。

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所创,是由黄芪、当归、地龙、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等药物组成,是补血益气、活血化瘀良方。方中的黄芪具有补元气功效,促进气血的旺盛,从而促进瘀滞的去除,经络通畅[6]。当归、红花、赤芍、川芎等药物则具有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运的效果,还能减少粘连、疤痕组织的形成[7],将补气与活血药物配伍,促进患者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全方具有补元气、祛淤血、通经络之功效,标本兼治,并且在临床应用中辨证加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8-9]。

在本研究中,我院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结果给予辨证加减,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表现的差异给予组方的辨证加减,治疗1个月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颈腰椎病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该方能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凝固性和血黏性,调节脑血管内局部血栓素A2、环前列腺素平衡等效果,起到显著的抗凝效果,有效促进患者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腰部、肩颈部疼痛症状、肢体麻木感等的缓解和消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该药物的应用还能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侯玉芬,王彬,宋福晨等.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合并腰椎病变58例[C].//201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34-35.

[2]董海涛.三维牵引正脊疗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4):120-122.

[3]侯玉芬,王彬,宋福晨等.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合并腰椎病变5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7(4):400-401.

[4]张国华,杜伟,何川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10):1321-1323.

[5]覃惠.补阳还五汤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麻痛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1):116,119.

[6]陈新.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的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4,(13):19-19.

[7]刘国军.针刺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2):18-21.

[8]陈杰,鲁贵生,高晓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6):169-170.

[9]颜万全.独活寄生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8):714-71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