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深入分析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黄炳杰

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广西南宁530231

摘要:人类从远古时期的原始时代开始发展,历经工业时代与电气时代,不断积累经验、更新技术,慢慢步进了现如今的生态文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氛围之中,村镇规划和建设也应该贴合时代的特征、紧跟时代的脚步,从而真正发挥村镇规划和建设工作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村镇规划;建设

1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的目标

1.1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需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资源是所有国家发展的基础,没有生态资源,国家的发展都将是无意义的、没有可持续性的。一般来讲,生态资源代表着自然资源,例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这些自然资源往往都是不可再生且数量有限制的。故而,开展村镇规划与建设工作过的时候,一定要将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放在核心战略性的位置,合理地对这些地球赠予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进而推动我国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1.2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需尊重居民生活

鉴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村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开展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学会理解村镇居民,并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地不要在村镇居民的身上套用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否则将会让村镇居民没有办法接受完全背离自身经验的生活方式,进而出现反感情绪甚至造成社会问题。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在村镇居民实际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尝试改善,而不应该全然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例如,部分村镇居民特别上村镇的一些长辈,他们尤其偏好传统的村镇生活与具有村镇特点的传统住房,那么进行村镇规划涉及的工作人员可以依据他们的喜好定期开办“农家乐”的活动,尽可能实现在不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不违背他们的生活喜好的情况之下,让他们的业余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让他们的生活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1.3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需加强基础建设

在当前的都市之中,基础设施随处可见,而基础设施的普遍建设也确实给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方便,然而在村镇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待完善,有些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才刚刚起步,针对这种现象,在当前的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之下,对村镇进行规划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推进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进程,让村镇居民也能够和城镇居民一样得到基础设施提供的便利,进而缩小村镇居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生活方式的不同。

2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的问题

2.1盲目撤并村庄,片面理解城镇化

目前很多地方为了推进城镇化的进程盲目地撤销合并村庄。这些地方政府潜意识里觉得村镇数量的降低能够推动村镇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一方面可以拥有更多的可用土地,另一方面也能够实现基础设施的最大公共使用程度,进而减少政府用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现如今,我国很大一定数量的城乡正在追逐所谓的“占补平衡”,相对于“补”而言,“占”更容易被实现,但要想实现“补”则有很大的难度。通常而言,只能重新开垦土地等待其自动地退耕还林,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促成“补”的实现。除了追求“占补平衡”之外,当前还有一个趋势便是撤销合并村镇,很多村镇的管理人员观念上存在问题,以为撤销合并村镇的做法是最合适的选择,但其实不然。据粗略统计,一户农居的占地面积大约为300平方米,而城市居民的占地面积却仅仅在100平方米左右,盲目地撤并村庄会大大地降低村镇居民的居住密度,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建设用地的大幅度增加。这样一来,既会造成耕地的流失阻碍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又会使得当地的文化遗产出现流失。

2.2盲目对农居进行改造,忽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的农居既有自己的建筑特点,又携有节约能源的优点,例如我国的山西半窑洞等传统建筑均可以很好地使用浅地表的热能来实现建筑内部温度的调节,能够给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而现代的农居仅仅从美观角度来说相对于传统农居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缺少了传统农居的文化特色,也没有很好地实现传统农居的节能环保功能。

2.3忽视小城镇建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

城镇建设能够很好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具有很强的正向效用,与此同时村民也盼望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有关管理部门迟迟没有给出完整且合适的规章来推动村镇的发展。此外,村镇之中缺少基础的服务设施,服务的功能无法全然发挥,农村的环境也随着不合适的发展政策而日趋恶化,部分城镇居民也存在就业难、上岗难的问题。部分城镇的管理服务机构没能很好地按照当地地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发展规划不合理、不规范、不完整,致使了部分城镇的发展存在滞后性。

3生态文明时代村镇规划与建设

3.1建立村镇规划的制度

依据上文中的问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村镇的建设迟迟无法推进的主要原因在于进行村镇规划的工作人员的规划建设理念不够科学,村镇居民不具备法律基础,没有很强的法律意识,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会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权,因此要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规划建设村镇,相关部门就必须第一时间建立健全一整套以本地村镇实际情况为基础的规划制度,同时应该出台对应的法律用作制度实施的保障,双管齐下,既能够调控政府工作人员与村镇居民的日常行为,又能够推动该区域内村镇建设的进程。

3.2规划村镇发展的区域

要想确保村镇经济的多元发展,从事村镇管理的相关人员就应该积极地科学规划村镇发展的区域,对生活区、农耕区、商业区、绿化区进行合理地区分,既要保证上述区域的独立性,又要确保每个区域有自己的区域特色,互相支撑对方的发展,互促互进,这样既有利于相关部门建设村镇、管理居民,又能够十分高效率地拉动村镇经济。

3.3加强村镇基础的建设

村镇规划建设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改变自身的观念,加强对村镇建设与规划的关注程度,利用宏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来建设村镇,真正做到依据村镇居民的生活实际,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便利,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1、铺设水电气等管道,既保障村民的基本使用,又确保居民使用水电气的安全。2、积极加大村镇居民加重电视机与网络的覆盖程度,让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村,既让村镇居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又能够显著降低其与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上的不同。3、建设小学、卫生院、养老院等基础设施,一方面保障村镇儿童的未来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改善村镇老年人看病难、看病成本高的问题。

3.4实现人畜分离,改善人居环境

实施人畜分离是“五水共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延伸,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档升级,更是一项改革性的新举措。要全面推行人畜分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人畜分离”的原则,畜禽养殖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鼓励、引导养殖户联户建设标准化圈舍,畜禽圈舍要与村民住宅保持适当的卫生防护距离,并配套建设生物隔离带。

3.5挖掘村镇特色的项目

要想大幅度提升村镇的经济产值,村镇政府部门应该深入剖析与挖掘村镇的特色景观与资源优势,借助村镇的资源优势可以招揽一些企业入驻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借助景观项目的优势可以大力兴办村镇的旅游业进而拉动当地的经济产值。借助当前发达的网络,可以尝试为特定村镇拍摄展现村镇特色的宣传片,详细地介绍村镇的产品优势和旅游文化优势,进而吸引商业人士前来投资开发,既可以增加村镇农产品的销路,又能够带动村镇经济的发展,拉动村民的就业。

3.6加强产业建设,助推乡村发展

在村镇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产业建设,助推乡村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总要求之一,其对精准扶贫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关镇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和富民产业主要抓手,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作为新举措,不但能让农民收益大增,而且能助推乡村发展和振兴。按照“抓大户、建基地、扶龙头、带农户”的思路,实现技术提升、产业优化,模式转变,强力打造地方品牌,切实保障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现代农业飞速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用心开展村镇规划建设非常的重要,会极大地影响村镇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故而,开展村镇规划与村镇建设的时候,应该要严格地依照相关规章制度,并真正落实相关工作,以村镇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开展相关方面的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建迪.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J].中华建设,2014(0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