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计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1

科学设计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唐彬

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唐彬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老师经常能呈现精彩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但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业问题一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反思一下,不难发现“高耗低效”的作业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也形成学生不良的学习情绪,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为了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标,教师应当布置合理而科学的英语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笔者认为:英语作业宜少、精、活、实!

首先,布置英语作业应遵循“少”的原则,让学生乐意去做。有人错误地认为,作业量越大越好。研究表明,作业的数量和学业成绩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呈正相关的,但是过多的作业量往往会产生负面甚至抑制的作用,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过量的英语作业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学生视作业为负担,使得他们为完成任务而写作业,而不是将作业视为学习成果和价值的有效体现形式。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强调了英语作业的数量,忽略了英语作业过程中学生的收获。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进行知识的系统归类和学习方法的探索,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机械性的练习。练习应该有针对性且题量适中,不可把作业变成“题海”。这就要求教师精心选择练习内容、优化英语作业设计。

第二,英语作业要“精”,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作业的功能是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一些教师布置作业时,“拿来主义”倾向严重,在量和质上都比较随意;或者图“量”不求“质”,加重了学生负担。因此,科学设计英语作业是新课改背景下一项势在必行的改革与创新,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学家洛克通过实验证实:受欢迎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要倾注精力设计有效有趣的作业题,从内容到形式,细致斟酌,通过精选题目,使学生在学习上赢得主动。除基础知识的记忆外,机械性的抄写作业应尽量少些;应当重点布置一些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致”作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高效地巩固所学知识,教师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反馈。

第三,英语作业要“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作业是课堂教学延伸的重要环节。诚然,无论我们怎样优化课堂,学生总存在“差异”。传统作业不尊重个体差异,采取“一刀切”策略,让有差异的学生做相同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消”。作业布置当然也要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因此,布置作业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应兼顾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有梯度的、形式多样的英语作业,把作业变得“活”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发挥潜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演等各项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品尝到作业所带来的成功与成长的喜悦,把作业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比如: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进行简单对话、短文创作,既让学生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除了常规的书写作业,还可以布置录音作业、制作作业等,让作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总之,布置英语作业要形式多样,灵活开放。

最后,英语作业要“实”,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传统的英语作业“不务实”,书面作业基本是唯一形式,很少甚至没有口头作业或其它作业形式,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作业布置“实”这点上,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1)始终狠抓单词、词组、句型的默写不放松。(2)坚持阅读天天练。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坚持读书的同学听力就不会差。(3)布置恰当的有声作业,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可以让作业贴近学生个人生活,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的价值,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这种作业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能力。

要想提高英语作业实效性,教师就必需更新教学理念,系统钻研教材,宏观规划课程资源,细化过程设计。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知识转化为技能。只有两者兼顾,才能让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技巧,运用到学习及生活中,使之达到“点石成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