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电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农电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措施探讨

张文宇1贺倩筠2王浩1

1.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35;2.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5

摘要:随着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日益快速发展,农电规范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显著。目前为了保证农电规范化服务战略的实施,我们急需建立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农电管理体系,从而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鉴于此,文章重点就农电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电管理;体制现状;改革措施;研究

引言

农村电业的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的过程,从电业局的服务人员、资金等各方面都是需要长期的大量投入并且逐步的完善,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成立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部门那么简单,农村电业部门的管理体系特别的要求是将农村电业服务更广泛化、更细致化。而且在服务运行当中注重农村电业管理部门与其他的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的关系形成规范的运行机制,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1农电管理应该遵循的方针

1.1目标的方针

农村电业系统管理的方针就是提高整个电业系统的规范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以城市的电业管理方针作为依据,深化改革体制,把握住导向作用,并且与电业系统的策略、竞争者分析、产业分析、风险评估等同步发展,需要从电业系统的整体发展目标的方向来看待农村电业系统管理的成本与收益关系。

1.2全员参与原则

农村电业系统管理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生产销售环节与电业部门的整体技术创新、经营方针、营销战略等密不可分,电业系统的服务已经渗透到和电业部门相关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因此电业系统既不是企业个别人,也不是个别部门的管理职责,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职责,必须做到全员参与,使农村电业系统规范化服务管理落到实处。

1.3全面系统原则

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的不断重视与发展,农村电业系统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农村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了,做这种情况下电业系统需要坚持全面、系统的原则的同时加强农村电业系统管理水平,着重加强农村电网建设运行管理、营销管理以及队伍管理,以此达到农村电业系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客户用电满意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农电管理体制现状

2.1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符

现在很多地方管理模式均依照国家对该行业要求,由当地政府委托当地电力公司代管所属县级的供电企业,主要是为了加强管理、政企分开,才能够控制企业中的人员数量,减少管理成本,对供电市场进行规范,但是这种模式具有行政色彩,根本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所需,也不能够满足建立和谐农电所需。

2.2资产产权混淆不清

在农网改造中,由上一级电力公司贷款并且将还贷改造资金不断投入进代管县级供电企业中,事实上在农网改造中所产生资产和地方公司的电网资产合并在一起,造成两者之间存在资产纽带关系,造成了产权混淆不清,影响到了农电企业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了构建和谐的农村电力。

2.3管理上不规范

新农村建设中,农电企业中管理不规范问题较多,在实际操作中投资方和电力企业之间债责关系混淆不清,影响和谐农村电力的建设,比如投资是由市级电力管理部门,但是确实当地电力企业进行管理和收取电费,而电费同时也投入到建设中,弄的账目不清,搞不清楚究竟是谁投资谁管理。

2.4过去电管站存在一些债务问题

在改革之前,许多乡镇上的电管站经营管理与财务工作不规范,存在一定额度的不良债务,并且极难处理,比如过去因为管理和审计都相对落后,在许多农村里偷电现象比较严重,而一些管理者没有妥善处理总计量和下面分计量的差距,导致接二连三发生亏损现象,而这笔账务一直拖到改革,要想从用户手中收取是不可能的,因此就成为一些死账,所以对于债务问题还要继续体制改革妥善解决。

3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

3.1制定规范化的指导思想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无误的指导思想。强化农电管理就要明确农村电业规范化服务管理只是整个电业系统的一部分,而不能作为独立的战略方针来实行。在全面提升农电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明确农村电业体系的服务战略的重点,并且根据农村电业的需求与国家的政策及时对战略进行合理的调整。我们的电力系统各部门也要统一思想,加强认识,强化农电管理措施,高度重视农电发展的重要性,及时迅速解决电网建设以及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农电事业有序平稳健康发展。

3.2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各部门分工组织制度

实现农村电业系统的规范化服务,首先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要求电业系统中各个部门共同配合实施,共同作用于农电事业。第一,健全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农村电业的需求,针对电力系统的个性特点,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实施奖励制度,定期进行考核,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对人员规范化管理,优胜劣汰,用制度来保障人员服务质量;第二,各部门分工合作。管理部门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业务部门积极配合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做好各级别部门的监督工作等。在农村电业系统规范化服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各个部门之间积极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使整个电业系统不断地完善,全面提升农电建设发展。

3.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电业服务人员的素质

随着电网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对基层农电工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够要求。针对上述电业服务人员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统一招聘、统一管理。鉴于目前农村电力工作人员人事比较混乱,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招聘制度,构建规范的人事管理体系,把好电力人员入职门槛,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第二,提高地位及待遇,引进高素质人才。由于是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比较辛苦,还时常被人误解,遭人埋怨。我们改变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看法,提高工资待遇以及工作地位,吸引大批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充实电力工作人员队伍;第三,组织专业培训,加强技术交流。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及时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另外,还要加强电力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逐步提高电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并且通过具体的个人协议约束、制度约束、法律约束来防止一些电业人员的不良服务,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4在基层大力推广农电系统网络化

由于农村信息流通性比较差,难以管理,同时现阶段仍然存在破坏电力设施和偷电等不法行为,严重威胁着供电安全,所以要实现对电业系统全方位、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建立电业系统的生产管理监测系统,并配套开发农村电业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操作,方便快捷有效地管理农村电力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电力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大力发展电力事业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促进新农村社会发展、实施城镇化战略,安全、可靠、充足、经济的电力供应都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农电管理,推动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电力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建设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高岳.我国电力行业农电体制改革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孙益,楼小波.农电体制改革后的农电管理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2(S1):84-86.

[3]袁建普.深化农电改革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